时间: 2025-04-26 21:5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28
原文展示:
菩萨蛮·低鬟十八云初约 朱彝尊 〔清代〕
低鬟十八云初约,春衫剪就轻容薄。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小立敛风才,移时吹又开。
白话文翻译:
她的发髻低垂,宛如十八岁的少女初次约定时的模样,春衫刚刚剪裁好,轻盈而薄。她的手指轻弹,墨痕般的飞花四溅,折下的花枝洒满了她的衣裳。她的罗裙上有百子褶,翠绿的颜色如同新生的荷叶。她轻轻站立,风似乎也收敛了力量,但不久风又吹来,她的衣裙再次飘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菩萨蛮》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风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朱彝尊观察到一位年轻女子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女子的发髻、衣衫、手指动作和衣裙飘扬,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风姿。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风姿。诗中“低鬟十八云初约”一句,以低垂的发髻和十八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女子的年轻和美丽。“春衫剪就轻容薄”则进一步以春衫的轻盈和薄透,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和风韵。“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通过女子手指轻弹的动作和折枝花洒满衣裳的景象,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唯美。“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则以罗裙的褶皱和翠绿的颜色,描绘了女子的衣裙之美。最后两句“小立敛风才,移时吹又开”则通过女子轻轻站立和衣裙飘扬的景象,展现了女子的风姿和动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风姿,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低鬟十八云初约:这句诗以低垂的发髻和十八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女子的年轻和美丽。低鬟形容发髻低垂,十八云初约则比喻女子年轻貌美,如同十八岁的少女初次约定时的模样。
春衫剪就轻容薄:这句诗以春衫的轻盈和薄透,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和风韵。春衫剪就形容衣衫刚刚剪裁好,轻容薄则形容衣衫轻盈而薄。
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这句诗通过女子手指轻弹的动作和折枝花洒满衣裳的景象,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唯美。弹作墨痕飞形容女子手指轻弹,如同墨痕般的飞花四溅,折枝花满衣则形容折下的花枝洒满了她的衣裳。
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这句诗以罗裙的褶皱和翠绿的颜色,描绘了女子的衣裙之美。罗裙百子褶形容罗裙上有百子褶,翠似新荷叶则形容翠绿的颜色如同新生的荷叶。
小立敛风才,移时吹又开:这句诗通过女子轻轻站立和衣裙飘扬的景象,展现了女子的风姿和动感。小立敛风才形容她轻轻站立,风似乎也收敛了力量,移时吹又开则形容不久风又吹来,她的衣裙再次飘扬。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一位年轻女子的形象,展现她的美丽和风姿,传达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中通过对女子发髻、衣衫、手指动作和衣裙飘扬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柔美、风韵和动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美的欣赏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低鬟十八云初约”一句,形容女子的什么特征? A. 发髻低垂 B. 衣衫轻盈 C. 手指轻弹 D. 衣裙飘扬
诗中“春衫剪就轻容薄”一句,形容女子的什么特征? A. 发髻低垂 B. 衣衫轻盈 C. 手指轻弹 D. 衣裙飘扬
诗中“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一句,形容女子的什么动作? A. 发髻低垂 B. 衣衫轻盈 C. 手指轻弹 D. 衣裙飘扬
诗中“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一句,形容女子的什么特征? A. 发髻低垂 B. 衣衫轻盈 C. 手指轻弹 D. 衣裙飘扬
诗中“小立敛风才,移时吹又开”一句,形容女子的什么动作? A. 发髻低垂 B. 衣衫轻盈 C. 手指轻弹 D. 衣裙飘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