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26
原文展示: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朱彝尊 〔清代〕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枉飞度河桥山驿。想柳外高楼长如昔。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吴绫布料,特别喜欢用来缝制双袖如鸦羽般黑的衣裳。多半是因为北里新近流行的妆容,担心落入寻常的格调。微风吹动帘子,看着露水滴在叶子上,庭院中满是秋天的气息。记得那鳞片般的云彩,在月光下稀疏地散布,曾经照亮了栏杆旁吹笛的人。自从那匹小马驮着她归来,只剩下当时的罗帕,偷偷拭去别离的泪水。最恨的是初秋的大雁,衔着芦苇飞越边塞,却不传递给忧愁的人任何消息。白白地飞越河桥和山间的驿站。想象着柳树外的高楼依旧如昔。又是在哪一年,我们能并肩坐着穿针引线?今夜已是第六次感到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此诗创作于七夕,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之夜,诗人怀念远方的恋人“静怜”,通过描绘秋景和回忆过往,表达了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凄凉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过往回忆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暗示了恋人的独特气质。“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则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恋人的思念之情。结尾的“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更是将诗人的无奈和期盼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过往回忆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凄凉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一句,展现了诗人的什么情趣? A. 审美情趣 B. 生活情趣 C. 艺术情趣 D. 文学情趣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一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 B. 凄凉 C. 热闹 D. 宁静
诗中“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期盼? A. 重逢 B. 离别 C. 旅行 D. 工作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