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生查子》

时间: 2025-04-27 08:53:19

诗句

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

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

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

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3:19

原文展示:

生查子 朱彝尊 〔清代〕

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

白话文翻译:

在深闺中刺绣,总是带着忧愁的心情。为了方便让人观看,不把帘子垂到地面。纤细的线在手中频繁挑动,颜色碧绿青红各异。如果要绣鸳鸯,就只绣那对沉睡的鸳鸯。

注释:

  • 刺绣:指在织物上用针线制作图案的手工艺。
  • 深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常用来形容女子的隐居生活。
  • 愁滋味:形容心情忧愁。
  • 方便:为了便于。
  • 弱线:细弱的线。
  • 频挑:频繁地挑动。
  • 碧绿青红:指各种颜色。
  • 若遣:如果要。
  • 绣鸳鸯:鸳鸯常用来象征夫妻恩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作品广泛流传。这首《生查子》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的刺绣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朱彝尊观察或想象一个深闺女子的生活情景时创作的,通过刺绣这一日常活动,反映了女子的孤独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闺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诗中“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忧愁心情,而“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则暗示了女子对外界的渴望和自我展示的愿望。后两句“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和“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则通过具体的刺绣动作和图案,进一步加深了女子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首句直接点明主题,刺绣这一活动在深闺中进行,伴随着忧愁的心情。
  2. “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为了方便他人观看,不将帘子完全垂下,表达了女子渴望被关注和理解的心情。
  3. “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通过具体的刺绣动作和色彩,描绘了女子的精细手工和丰富的情感。
  4. “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如果要绣鸳鸯,就只绣那对沉睡的鸳鸯,暗示了女子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愁滋味”将忧愁拟人化,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 对比:“碧绿青红异”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刺绣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深闺女子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她对外界的渴望和自我展示的愿望。

意象分析:

  • 刺绣:象征着女子的精细手工和内心世界。
  • 鸳鸯:象征着夫妻恩爱,这里可能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刺绣在深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2. “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暗示了什么? A. 女子喜欢独处 B. 女子渴望被关注 C. 女子讨厌刺绣
  3. “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爱情 C. 自由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细腻。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深情的痛苦。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内心情感,但李清照的诗更加婉约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众多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台城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 纥那曲 再游玄都观 杂曲歌辞。壮士行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怀妓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狮子吼 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饰缮 荆棘丛生 术结尾的成语 淡泊明志 糹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五更 起藏 凶残成性 兀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蹑屩担簦 怨戾 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逞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