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31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
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
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
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
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
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
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
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
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
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
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
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
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
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震泽地区出产奇石,潜藏着大地的灵气。
刚离开水府,身上仍带着龙宫的腥气。
这些石头来自江湖之国,带来荣光进入卿相的庭院。
随着风和夏云的气势,石头呈现出古老的汉代形状。
轻轻拂去鱼鳞,便能听到铿锵的玉石韵律。
烟波中含着宿水的润泽,苔藓助长了新的青翠。
石头的裂缝中嵌着胡雏的形态,细小的虫子在上面刻下铭文。
我那孱弱的面容在林间傲立,向雷霆飞动。
烦热的气息渐渐散去,酒醉的感觉也随之清醒。
鸟儿们不敢停留,浮动的石壁无法停息。
静谧的松树如同盖子,鲜艳的鹤翎映衬其中。
常常看见忘忧的景象,素雅的情景与我的心灵相契合。
小小的事物欺骗了湘燕,团圆的笑声仿佛落下的星星。
徒然想要融结,怎能测量岁月的长短。
询问乡里老者,查找古老的经典。
垂钩入空隙,隔着浪花波动着晶莹的光芒。
有收获的人争相祝贺,欢快的歌谣大家共同聆听。
一州的人们惊叹于这宝物,千里之外的船只也在观望。
在洛阳的街道上,看到这物件,思念着吴御亭的朋友。
寄语那翱翔在天空的翅膀,早晚要从沧海中起航。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风清新、格调高雅著称,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政治上曾参与改革,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刘禹锡被贬期间,寄托了他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太湖石为引子,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感悟。开篇通过对震泽奇石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接着,诗人将奇石与自身的经历相结合,从初离水府的腥味到石头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原本冷冰冰的石头充满了灵气与情感。尤其是“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还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此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寄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太湖石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与开阔的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太湖石,表达了对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与对友人的深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震泽”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忘忧”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