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0: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0:42:32
霜禽欲下先偷眼
翠羽啁嘈逐晓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徘徊睥睨知何意,
怕干时人挟弹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霜白色的鸟儿想要降落,却先是偷偷睁眼观察四周的情景。翠绿色的羽毛在晨风中轻盈地飞舞,仿佛是海边的仙子偶尔派来探寻花丛。它在空中徘徊,四处张望,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害怕被持弓的猎人打到。
赵时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并不详尽,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富有情感和哲理,风格清新。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思考,诗人在诗中借鸟之观察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美。首先,鸟的描写,既是自然的生灵,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中“霜禽欲下先偷眼”一句,表现了鸟儿的谨慎与灵动,暗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智慧。同时,翠羽啁嘈的描写,展示了鸟儿在晨风中飞舞的优美姿态,仿佛让人感受到清晨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诗人通过“海仙时遣探芳丛”这一句,巧妙地将鸟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海仙的遣派增加了诗句的神秘感,也让人联想到人类对自然的欣赏与探索。然而,徘徊与睥睨之间,鸟儿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威胁,这种对猎人的恐惧反映了自然界生灵的脆弱和无奈。
整首诗在轻快的韵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对鸟类的美好赞美,也对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威胁表达了忧虑。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对人性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鸟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反映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隐忧。
诗中“霜禽欲下先偷眼”意为:
A. 鸟儿轻松降落
B. 鸟儿谨慎观察
C. 自然环境优美
“翠羽啁嘈逐晓风”描绘了什么?
A. 鸟儿的鸣叫
B. 鸟儿的飞行
C. 鸟儿的食物
诗中提到的“海仙”象征:
A. 人类
B. 自然的神秘
C.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