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21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汉文皇帝的高台上,今天登上去,曙光初现。
三晋的云山都朝北而去,二陵的风雨则从东而来。
关门的令尹谁能了解,河上的仙翁已经不再回来了。
我想要去寻访彭泽的宰相,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崔曙(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玉,号白石,主要活跃于盛唐时期,是一位以诗歌见长的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时节、人生感悟为题材。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登上望仙台,借景抒怀,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背景中有对汉文帝的追忆和对当下时局的感慨。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意境的七言律诗。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即提到“汉文皇帝”,引出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描绘了清晨的曙光,展现出一种开阔而明亮的景象。诗人在高台之上,俯瞰三晋的云山,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事的渺小。接下来的“二陵风雨自东来”,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
“关门令尹谁能识”一句,流露出对当下官场的无奈与失望,似乎在感叹历史人物的孤独与无知。而“河上仙翁去不回”则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隐居、自由的理想生活。
最后两句“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饮,陶醉于菊花的芬芳和酒的醇厚。这不仅是对友谊的渴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汉文皇帝”是谁?
“且欲近寻彭泽宰”中的“彭泽宰”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二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陵墓?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