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时间: 2025-06-24 02:31:24

诗句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4 02:31:24

原文展示: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日时节寄情于白宾客的心情。诗中提到,远在他乡的友人已无益于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依旧感到衰弱。兴致正好时,饮酒时却感到力不从心。蝉鸣声中,芳香的意境已经消逝,雁阵来时,心中更添愁苦。商山紫芝的客人,应该不会在秋天感到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1. 雄无益:雄壮或伟大已经没有益处。
  2. 年高健亦衰: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仍然健壮,但实际上却感到衰弱。
  3. 兴情逢酒在:兴致正浓,恰好遇到饮酒的好时光。
  4. 筋力上楼知:感到体力不支,爬楼时就明白了。
  5. 蝉噪芳意尽:蝉鸣声响起,夏天的芳香意境已尽。
  6. 雁来愁望时:大雁归来,令人感到愁苦的时节。
  7. 商山紫芝客:指商山的紫芝,意指高洁的客人。

典故解析:

  • 商山紫芝:商山位于今陕西省,是古代文人雅士们聚集之地,紫芝常象征高洁之士。
  • 蝉与雁:蝉鸣与雁阵常被用来表达季节的变迁与心情的变化,象征夏去秋来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阮,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词和散文见长,特别是在古体诗和律诗上有很高的造诣,风格清新自然,广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中晚唐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寄情于友人,表达了诗人在秋季时节思念友人的愁苦之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秋日书怀寄白宾客》通过四个对仗工整的句子,描绘了一个老年人的孤独与感慨。刘禹锡在诗中以“州远雄无益”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身处异地的朋友已没有太多的价值。接着,诗人通过“年高健亦衰”反映自己对年龄的感悟,虽然身体尚且健壮,但内心的失落与衰退是无法掩盖的。

在饮酒作乐的场合,诗人感受到体力的不足,体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而“蝉噪芳意尽”则表现出季节的变化,夏天的欢愉已然消逝,随之而来的秋天带来的是一份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应不向秋悲”则是用来安慰自己,或许在这秋日的萧瑟中,商山的紫芝客并不会因季节的更替而感到悲哀,反而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州远雄无益:远在他乡的朋友对我已无帮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2. 年高健亦衰:尽管年纪大了,但身体尚能支撑,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理。
  3. 兴情逢酒在:正处于欢愉的时刻,却感到力不从心。
  4. 筋力上楼知:爬楼时意识到自己的体力不足,感受到衰老的无奈。
  5. 蝉噪芳意尽:蝉声响起,夏日的气息已消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6. 雁来愁望时:大雁归来,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心中愁苦的情绪加重。
  7. 商山紫芝客:借用商山的客人作比,暗示高洁的志向与情操。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如“蝉噪芳意尽”暗喻了生命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象征:大雁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隐喻着人生的离别与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短暂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力与活力,但随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衰退。
  • :象征着秋天,表示迁移与离别,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商山紫芝:象征着高洁的志向与人际关系,表达对友人品德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禹锡的《秋日书怀寄白宾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与感慨
    C. 快乐与欢愉
    答案:B

  2. 诗中“蝉噪芳意尽”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夏天的繁华
    B. 时间的流逝与消逝
    C. 生命的活力
    答案:B

  3. “商山紫芝客”指什么? A. 一种花
    B. 高洁的友人
    C. 一处山名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刘禹锡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杜甫多了一层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刘禹锡则更多地反映个人的感受与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禹锡诗文集》

相关查询

辞亦庵相招 蕲州晓起书所见 观嘉陵江涨 唐韦南康郡王纪功碑 住马道闻雁 郭外春游 车遥遥二首 其一 行路难四首 其三 行路难四首 其二 行路难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恹恹 阴字繁体字怎么写?阴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艰的成语 鼓唇摇舌 非字旁的字 包含须的词语有哪些 耦耕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求生不得 寸的部首有哪些字?这份超全寸部首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鲍子知我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消损白日 隹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忝陪末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