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9:42
汉家旄节付雄才,
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
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
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
终须旌旆扫云雷。
汉朝的旌旗和节令交给了杰出的人才,
百越地区的南海归属于外朝的统治。
我身处绛纱之中,传授六艺,
腰间悬挂着青色的绶带,地位在三台之下。
天空连着海面,平静的海浪让长鲸安静,
阳光映照下,许多宝船正从远方而来。
听说楚地的战乱尚未平息,
终究要将旌旗驱散乌云和雷霆。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苕,号岳阳,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文、赋见长,尤以律诗和古文著称。刘禹锡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怀,语言清新、意象丰富。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政治腐败与战乱交织。刘禹锡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这首诗以汉家的旌节作为开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感叹杰出人才的作用,联想到南海的统治,突出对人才的渴求。接着,诗人描绘了平静的海面和远来宝船的景象,形成一种和谐的对比,暗示在动荡的社会中仍有希望的存在。最后,诗人提到楚地的战乱未平,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丰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诗歌不仅有着美丽的画面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考与政治情怀,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紧迫。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并渴望通过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国家的复兴。
诗中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与社会的景象,更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百越南溟统外台”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南海的繁荣
B. 外族的统治
C. 中原的强大
D. 对未来的渴望
“映日帆多宝舶来”中的“宝舶”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船只
B. 平静的海面
C. 遥远的海洋
D. 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回顾
B. 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C.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D. 对人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