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58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
作者:刘禹锡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
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
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
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
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
轧轧渡水桨,连连赴林鸦。
叫阍道非远,赐环期自赊。
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武陵城,俯瞰周围水陆的景象,感到一阵怅惘。诗中提到星空如同乌鸦的翅膀,边陲的景象让人联想到犬牙交错的山峦;乡民在竹林中祭祀,仙洞封闭着桃花。城墙的基础经历了汉朝和魏朝的沧桑,江水源头来自古老的賨巴之地。华表旁是廖王的墓地,菜园中有黄琼的家。轻霜中菊花在晚秋时节显得格外秀丽,石头边的水波随着风轻轻斜去。樵夫的声音环绕着故垒,汲水的路在寒沙中显得格外明亮。清风轻轻改变了树叶的姿态,卢橘树开始含苞待放。野桥上骑过驿马,丛中的祠堂传来悠扬的笛声。跳跃的鱼儿躲避着渔网,疲惫的鸟儿寄居在行楂树上。路上的尘土高出树梢,远处的山火与晚霞相连。夕阳西下,岸边变得赤红,浮云在苍茫的芦苇丛中升起。渡水的桨声轧轧作响,树林中的乌鸦在呼唤。虽然道途并不遥远,但承诺的环佩之期却早已推迟。孤独的臣子本就危机四伏,仰望高大的乔木感到无比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词闻名,尤其擅长古体诗和律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刘禹锡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局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武陵城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此时再度登临,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怅然之情。
刘禹锡的《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武陵城的景色与个人的感受紧密结合,展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与对人生的思索。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在晚年时对生活的感悟与怀旧的情怀。
诗的开头,诗人以“星象承乌翼”引入,暗示夜空的辽阔与无垠,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怅惘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边陲景象和乡土人情,表现了对地方文化的珍视。随着诗句的推进,历史的沉淀逐渐浮现,诗人通过“城基历汉魏”的叙述,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每一处描绘都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霜轻菊秀晚”、“夕曛转赤岸”等描写,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诗中的樵音和汲路,传递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最后,诗人以“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收尾,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渺茫,情感深沉,令人感动。
整首诗浑然一体,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充分展现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武陵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孤独与惆怅交织的情感。诗人既怀念过往,又感慨岁月的流逝,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星象承乌翼”意指什么?
A. 星空如同乌鸦的翅膀
B. 太阳的光辉
C. 月亮的圆润
D. 大海的波涛
“华表廖王墓”中的“华表”指的是?
A. 古代的祭祀物
B. 纪念碑
C. 墓地的标志
D. 历史遗迹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快与快乐
B. 孤独与惆怅
C. 迷茫与焦虑
D. 期待与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