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8:16
原文展示: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窦巩 〔唐代〕
篱外涓涓涧水流, 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 又恐芭蕉不奈秋。
白话文翻译:
篱笆外的涧水缓缓流淌, 槿花在夕阳的余晖中半隐半现。 想要留下名字告知来访, 又担心芭蕉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隐士不遇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傍晚景象。篱笆外的涧水涓涓流淌,槿花在夕阳的余晖中半隐半现,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诗人想要留下名字告知来访,但又担心芭蕉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凉,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向往,又有对孤独和凄凉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凄凉的担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槿花”象征什么? A. 短暂而美丽的生命 B. 永恒不变的爱情 C. 孤独和凄凉 答案:A
诗人为什么担心芭蕉? A. 芭蕉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凉 B. 芭蕉会枯萎 C. 芭蕉会引来虫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