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03
王表闻声莫见身,吴中敬事甚君亲。
是知邦国将亡灭,不听人臣听鬼神。
王表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吴地的君主对臣子十分尊敬。
可见这个国家即将灭亡,因为他们不听人臣的劝告,反而相信鬼神的言辞。
诗中提到的“吴中”与三国时期吴国的历史背景有关,吴国的衰亡与其统治者对臣子的忽视和对鬼神的迷信有直接关系。此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担忧与批评。
周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抒发个人情感。虽然历史记载较少,但他的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吴国灭亡的反思,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政局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开头两句描绘了一种声音的存在,却无法看到其源头的情境,暗示了政权的虚幻和不稳定。接下来的“吴中敬事甚君亲”则表明了吴国君主对臣子的重视,然而,这种重视却未能挽救国家的命运。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指出一个国家的灭亡往往源于其统治者的盲目与迷信,过于依赖鬼神的指示,而忽视了有智慧的臣子的建议。这种对比极具警示意义,提醒人们关注现实、重视人才。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既是对吴国的悼念,也是对当代政治状况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国家的命运与统治者的决策密切相关,警示人们在政治决策中应理智地倾听有识之士的意见,而非迷信于鬼神的安排。
王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一个具体的人
b) 政权的虚幻性
c) 鬼神的力量
诗中“吴中敬事”指的是什么?
a) 君主对鬼神的信仰
b) 君主对臣子的尊重
c) 君主对民众的关心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于历史的悼念
b) 反映政治腐败的警示
c) 对比古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