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57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美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讲到美丽的事物不应该被隐藏,怎么能守住孤独的根呢?在湘西岸,随着秋天的到来,风霜渐繁。那美丽的影子映在寒冷的水面上,浓郁的芳香弥漫在前面的轩窗之中。水边的芰荷难以与之相比,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生自灭,显得渺小而孤独。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和清新的文风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此诗大约创作于柳宗元贬谪时期,诗人身处逆境,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愈加显得强烈。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整首诗以湘岸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开篇直抒胸臆,强调美丽事物不应自我遮蔽,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美的渴望。接下来描绘了湘西岸秋天的景象,风霜交织,带来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美感。诗中的“丽影别寒水”展现了秋水的清澈与寒冷,与前面的“浓芳”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最后提到的“芰荷谅难杂”则是对世俗之美的讽刺,强调了诗人心中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渺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柳宗元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深邃思考。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美好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理想的坚持。
诗中“有美不自蔽”的意思是:
A. 美丽的事物应该被隐藏
B. 美丽的事物不应被遮蔽
C. 美丽的事物总是孤独
诗中提到的“芰荷”指的是:
A. 荷花
B. 水边的芙蓉
C. 其他水生植物
对比柳宗元与王维的作品,两者皆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王维更侧重于禅意的表现,柳宗元则偏向于对社会现实的深思,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