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2:51
宝林寺
石笋千峰簇,曹溪一径通。
密林斜月入,深窦野烟笼。
钵底安龙毒,岩前印虎踪。
云根僧一个,坐定不闻钟。
这首诗描绘了宝林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的生活。石笋耸立,千山万峰聚集在一起,曹溪的道路通向寺庙。密林中,倾斜的月光透过树木,深邃的山洞里弥漫着野外的烟雾。钵底安静地放着龙的毒药,岩石前留下了老虎的足迹。寺中有一位僧人,坐在那里,似乎对寺外的钟声毫无所闻。
作者介绍:陈国是,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注重自然的描绘和人的内心感受。其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宝林寺期间,受自然景观和寺庙氛围的启发,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修行的思考。明代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或游山玩水,以逃避现实的纷扰。
这首诗通过描绘宝林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石笋千峰簇”描绘了高耸的山峰,展现出一种巍峨壮丽的自然景象。接着“曹溪一径通”则引导读者进入这片宁静之地,给人一种通达的感觉。
在“密林斜月入,深窦野烟笼”两句中,诗人通过斜月和烟雾的描绘,营造出神秘而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缓慢流逝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钵底安龙毒,岩前印虎踪”则让人联想到自然的野性与生命的循环,既有安宁的禅意,也有生动的自然气息。
最后一句“云根僧一个,坐定不闻钟”,通过对僧人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修行和对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宝林寺周围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修行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笋”象征什么?
A. 高耸的山峰
B. 宁静的湖水
C. 流动的溪水
“云根僧一个,不闻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外界的专注
B. 对内心的安宁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