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9: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9:09:53
芙蓉庵
作者: 陈国是 〔明代〕
关山切上层,萧瑟对金灯。
鹤冷凭空阁,云閒入定僧。
韶弦松响细,溅石涧声增。
一枕芭蕉雨,南华午梦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庵堂环境。诗人站在层峦叠嶂的关山之上,萧瑟的秋风袭来,映照着金色的灯光。白鹤在空中冷冷地栖息,云雾缭绕,隐现出入定的僧人。松树上的琴声细腻动听,溪水撞击石头的声音愈发清晰。一枕芭蕉叶下的雨声伴随而来,南华经的午后梦境悄然浮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国是,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诗风清新淡雅,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下,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修行的渴望。
《芙蓉庵》以其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全诗通过描写庵堂的自然环境与禅意,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开篇即以“关山切上层”,将读者带入高远的山峦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接着“萧瑟对金灯”,一方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另一方面灯光的金色又带来一丝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鹤冷凭空阁,云閒入定僧”更是通过白鹤和坐禅僧人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以“韶弦松响细”和“溅石涧声增”展现出自然音响的细腻与层次感,令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宛如琴声的松涛以及潺潺溪水的悦耳声响。最后,一枕芭蕉雨的意象则将诗意推向高潮,南华午梦的提及,更是将人从尘世的喧嚣中带入一个超脱的境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人读后心生向往,感受到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体现了一种隐逸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关山切上层”主要表现了什么?
“鹤冷凭空阁”中的“鹤”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