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48
解舟惠州东桥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南宦宁差北,西归敢再东。
猿声云树月,客枕露船风。
绿发春全白,苍颜酒不红。
莫憎愁与病,留取伴衰翁。
这首诗的意思是:南方的宦官在北方并不算差,西归的路上我怎么敢再往东去呢?树上的猿声伴随着云和月映衬着,客人躺在船上,枕着露水和风。头发在春天时还是青翠的,如今却全白,脸色苍老即使喝酒也没有红润。不要怨恨忧愁与疾病,留着它们来陪伴这位衰老的老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现出诗人对衰老和疾病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人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孟容,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诗,所作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衰老的思考。身处惠州东桥,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故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情感。
《解舟惠州东桥》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质朴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衰老的无奈。全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都在表达一种情感和哲理。
第一句“南宦宁差北,西归敢再东”开篇即引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南方的宦官虽然不差,但与北方的差距依然存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接着通过“猿声云树月”描绘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尽管环境优美,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忧虑与孤独。
“绿发春全白,苍颜酒不红”则是对衰老的深刻反思。诗人用“绿发”与“全白”形成鲜明对比,表明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尽管他试图借酒消愁,但仍然面临苍老与失落的现实。最后一句“莫憎愁与病,留取伴衰翁”则是对自己和人生的一种释然,尽管愁苦与病痛伴随,但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诗人选择接受这一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朴实,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衰老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接受与释然,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切的理解和观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宦”是指哪个地区的宦官?
诗人感叹自己“绿发春全白”,这句话的意思是?
“莫憎愁与病”表达了诗人对愁苦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解舟惠州东桥》更为沉静和内敛,李白的豪放与杨万里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对人生的无畏,后者则更注重对生活的反思与接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