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时间: 2025-05-12 20:25:41

诗句

漂县初栖凤,金陵复木牛。

重来喜城郭,一夕閟山丘。

终始非无数,东西岂自由。

铭旌二千里,处处哭归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5:41

原文展示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作者:杨万里

漂县初栖凤,金陵复木牛。
重来喜城郭,一夕閟山丘。
终始非无数,东西岂自由。
铭旌二千里,处处哭归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悼。诗中提到的“漂县初栖凤”意指在漂泊中得到安歇,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失落;“金陵复木牛”则暗示着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作者重返故地,情感复杂,既有欣喜又有悲伤。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故人离去的无奈与悲痛,铭记的情感在千里之外依旧萦绕。


注释

  • 漂县:可能指代一个地方或象征,表示漂泊无依的状态。
  •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意指故乡。
  • 木牛:古代的木制牛车,象征着交通工具与行旅。
  • 城郭:城墙与城市,表示繁华的生活。
  • 閟山:可能是指某座山,象征着安宁与归宿。
  • 铭旌:指为故人所立的碑铭,象征纪念。
  • 哭归舟:指哀悼故人时的归舟,象征着悲伤的旅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分乡居士,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日常生活,情感细腻,语言简练。杨万里以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为悼念已故的董氏而作。董氏的去世,使得作者感慨万千,触动了他内心深处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感情特点,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漂县初栖凤,金陵复木牛”,用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故人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失落,构建出一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接下来的“重来喜城郭,一夕閟山丘”,表达了作者重游旧地的复杂心情,既有重温旧梦的欣喜,也有对故人离去的哀痛。

“终始非无数,东西岂自由”,诗人思考着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无常,感受到人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最终的“铭旌二千里,处处哭归舟”则是对故人的深切怀念,铭记的不仅是生前的情谊,还有逝去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对生死离别的深刻反思,展现出宋代士人对于人生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漂县初栖凤:初次在漂泊之地栖息的凤凰,象征着高贵和理想,但现实却是漂泊无依。
  2. 金陵复木牛:在金陵(故乡)再次忆起过去的生活,木牛象征着交通与流动,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3. 重来喜城郭:重回故地,心中虽有喜悦,但又掺杂着另一种情感。
  4. 一夕閟山丘: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美好都随着故人的离去而消逝。
  5. 终始非无数: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变数。
  6. 东西岂自由:东西南北的漂泊,仿佛都不再自由,命运的无常。
  7. 铭旌二千里:为故人立下的碑铭,虽然距离遥远,铭刻的情感却是永恒的。
  8. 处处哭归舟:各地都在哀悼,归舟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漂县初栖凤”和“金陵复木牛”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用“凤”和“牛”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
  • 隐喻:通过“铭旌”和“归舟”隐喻了对故人的怀念和人生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逝去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过对比和隐喻,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持久,传达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和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尚、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木牛:象征着过去的回忆与旅途的艰辛。
  • 城郭:象征着繁华与归属感,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丘:象征着安宁与归宿,暗示着对故人的怀念。
  • 铭旌:象征着对故人的永恒记忆与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漂县”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漂泊与无依
    • C. 归宿
  2. “金陵”在诗中指代的是?

    • A. 作者的故乡
    • B. 一座山
    • C. 一位故人
  3. 诗中提到的“铭旌”代表什么?

    • A. 旅行的工具
    • B. 对故人的纪念
    • C. 山丘的名字

答案

  1. B. 漂泊与无依
  2. A. 作者的故乡
  3. B. 对故人的纪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挽词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杨万里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细腻的情感,而李白则以豪放的风格表达对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点绛唇 千叶水仙 点绛唇 对镜用周美成韵 清源舟中别罗荔城 怀人 勉斋号 续兰亭会补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诗 五人墓碑记 同友人吊江淹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登木求鱼 燕犒 亠字旁的字 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牢稳 麻字旁的字 牛郎织女 提土旁的字 立人达人 包含缩的成语 包含娴的词语有哪些 季孙之忧 卖弄国恩 白字旁的字 如烹小鲜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无束无拘 拨不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