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3:49
春秋战国门。再吟
门下三千各自矜,
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
三窟全身果有凭。
这首诗表达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门下的三千门徒各自自夸自己的才华。然而,频繁出入的剑客却没有什么真本事。田文(田光)对那些不具备能力的客人并不厌弃,因为他在三窟之中确实有其依靠的本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人生感悟为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百家争鸣的时代,该诗反映了当时对人才与能力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聚集的门第,引发了关于才能与自夸的深思。诗中的“门下三千”暗示了众多门徒的聚集,但每个人都在自我夸耀,表现出一种浮华而不实的社会现象。尤其是“频弹剑客独无能”的描述,揭示了许多表面光鲜的剑客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才能,这种讽刺反映了周昙对当时士人风气的不满。
接着,诗句中提到的“田文不厌无能客”,则转折了这种对能力的看法,田文作为名士,宽容对待那些没有能力的客人,显示出一种包容和深邃的智慧。最后的“三窟全身果有凭”,则强调了真正的实力和隐秘的依靠,暗示有些人虽然表面上无能,但内心深处却拥有不为人知的才华和深度,这种对比让人反思能力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才能的重视以及对表面现象的反思,强调内在实力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门下三千各自矜”中的“矜”是什么意思?
“频弹剑客独无能”表达了什么情感?
“田文不厌无能客”中提到的田文是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秋战国门》与《登高》都通过对比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王之涣在《登高》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而周昙则通过对士人风气的批评,展现出对才能与虚华的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