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27
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
晋室既无明圣主,果为胡虏乱中原。
谁会怀疑郭钦的忠心和谏言,不再把敌人驱逐出边疆。
晋朝已经没有明智的圣主,果然让胡人扰乱了中原。
逐:驱逐、赶走。
戎夷:指外族的敌人,多指北方的胡人。
塞垣:边境的防御墙、边疆。
晋室:指晋朝的王室。
胡虏:历史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的是对晋朝构成威胁的外族。
郭钦,字仲明,是东晋时期的忠臣,以直谏著称。诗中提到的“忠谏”正是对其人格的肯定。晋朝的衰落与外族的入侵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胡虏”是指当时的北方民族,历史上如匈奴、鲜卑等对晋朝的威胁。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擅长写古风和五言诗,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晋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郭钦的忠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本诗通过郭钦忠诚的形象,反映了对晋朝衰落的忧虑。开头两句,诗人质疑那些怀疑郭钦忠谏的人,强调忠臣的直言是为了国家的安宁。紧接着的两句则直接点出晋朝的危机,缺乏明主导致胡人肆虐。诗中展现了对历史的深思,对忠臣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痛心。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反问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对郭钦忠诚的赞美与对晋朝衰落的哀叹,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使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警示作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郭钦在诗中被称为哪个身份?
诗中提到的“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
诗的主题主要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