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灵寿寺》

时间: 2025-07-12 15:38:48

诗句

客居有似鸿遵渚,鸿渚相看岂有情。

何事春来频见梦,老僧谈笑起相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38:48

原文展示:

梦灵寿寺 张耒 〔宋代〕

客居有似鸿遵渚,鸿渚相看岂有情。 何事春来频见梦,老僧谈笑起相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客居他乡的生活就像鸿雁沿着水中小洲飞行,鸿雁之间看似有情,实则无情。为何春天来临,我频频梦见灵寿寺,梦中老僧谈笑风生,起身相迎。

注释: 字词注释:

  • 鸿遵渚:鸿雁沿着水中小洲飞行。
  • 岂有情:岂,难道;有情,指有情感交流。
  • 频见梦:频繁地出现在梦中。
  • 老僧:指灵寿寺的僧人。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鸿雁和梦境表达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对灵寿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此诗可能作于作者客居他乡时,表达了对灵寿寺的思念和对老僧的亲切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耒客居他乡时,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灵寿寺的思念和对老僧的亲切感,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地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鸿雁和梦境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对灵寿寺的深切思念。首句以鸿雁沿渚飞行比喻客居生活,暗示了孤独和漂泊;次句反问鸿雁之间是否有情,加深了孤独感。后两句通过春天的梦境,描绘了老僧谈笑相迎的温馨场景,寄托了作者对故地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地的深情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居有似鸿遵渚:以鸿雁沿渚飞行比喻客居生活,表达了孤独和漂泊。
  2. 鸿渚相看岂有情:反问鸿雁之间是否有情,加深了孤独感。
  3. 何事春来频见梦:通过春天的梦境,表达了对灵寿寺的思念。
  4. 老僧谈笑起相迎:描绘了老僧谈笑相迎的温馨场景,寄托了对故地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鸿雁沿渚飞行比喻客居生活。
  • 反问:通过反问鸿雁之间是否有情,加深了孤独感。
  • 拟人:老僧谈笑相迎,赋予老僧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对灵寿寺的深切思念,通过鸿雁和梦境的意象,寄托了对故地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地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遵渚:鸿雁沿着水中小洲飞行,象征孤独和漂泊。
  • 春来频见梦:春天的梦境,象征对灵寿寺的思念。
  • 老僧谈笑:老僧谈笑相迎,象征温馨和亲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遵渚”比喻的是什么? A. 客居生活 B. 旅途风景 C. 友人相聚 D. 家乡思念

  2. 诗中“老僧谈笑起相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忧愁 D. 思念

答案: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地的怀念。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故地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梦灵寿寺》与黄庭坚《寄黄几复》:两者都表达了对故地的思念,但张诗通过梦境,黄诗通过书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野步至近村 暮春二首 其二 东阳道中 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 上书乞祠辄述鄙怀 晓雨初霁 出城至吕公亭按视修堤 喜雨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萧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军人 欝律 升开头的成语 包含荐的成语 吊顶 神彩奕奕 重恨 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陵观涛 齿字旁的字 相因相生 风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送房 包含胡的成语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豆字旁的字 翻然改悔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