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05
原文展示: 草舍隆中一幅巾,闭门三致汉将军。纷纷自献知何有,终遣斯人了鼎分。
白话文翻译: 在隆中的草舍里,他头戴一幅头巾,闭门不出,三次向汉朝的将军表达自己的忠诚。尽管他自荐,但最终知道自己的贡献何在,最终还是让这个人参与了国家的重大决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政治和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品质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诗中“草舍隆中一幅巾”描绘了诸葛亮简朴的生活环境,而“闭门三致汉将军”则表现了他对出仕的慎重态度。后两句“纷纷自献知何有,终遣斯人了鼎分”则表达了诸葛亮最终参与国家大事的决心和自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政治和隐士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草舍隆中一幅巾”描绘了谁的隐居生活?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孙权 答案:B
“闭门三致汉将军”中的“三致”指的是什么? A. 三次拜访 B. 三次拒绝 C. 三次出山 D. 三次自荐 答案:B
诗中“终遣斯人了鼎分”表达了什么? A. 诸葛亮的重要性 B. 诸葛亮的隐居生活 C. 诸葛亮的自荐 D. 诸葛亮的拒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