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0:07
原文展示:
夏日二首 张耒 〔宋代〕
诗书老去信无功,偷得闲宫许养慵。 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 晚催萱蕊昏还敛,日射榴房午更红。 览物赋诗成底事,萧萧双鬓欲衰翁。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读书写诗似乎已无多大成效,幸得在这闲适的宫中得以放松懒散。 山影在庭院中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水声穿过竹林,带来自然的风。 傍晚时分,萱草的花蕊在昏暗中渐渐合拢,阳光照射下,石榴花在午间变得更加红艳。 观赏这些景物,写下诗篇,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的双鬓已显苍老,如同衰弱的老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夏日二首》是他在闲适的环境中,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自己老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可能已经退休或处于较为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老去的无奈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一句,以山影和水声为媒介,将自然的美景与诗人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而“览物赋诗成底事,萧萧双鬓欲衰翁”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老去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夏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老去的无奈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影当庭初转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影在庭院中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 B. 山影在庭院中静止不动 C. 山影在庭院中消失 D. 山影在庭院中变得更加清晰
诗中“览物赋诗成底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C. 对老去的无奈 D.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中“萧萧双鬓欲衰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C. 对老去的无奈 D.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