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1:48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作者:杨炯 〔唐代〕
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
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
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
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
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
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
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诗人初出铜门,步入石馆,内心沉浸于思索。游走的雾气如千金般珍贵,飞舞的云彩似五色的书笺。楼台高耸入紫色的天际,城墙俯瞰着青青的田野。暖风吹入瑶室,春天回归玉宇之前。霞光掩映落日,风景在淡淡烟雾中归去。笔墨之间留有三分空隙,关山遥望四处悬挂。颓废的高峰如同酌酒的羽毛,流水如同悠扬的弦乐。虽然喜悦地承接白雪,但终究恨隔着青天。
作者介绍:杨炯(650年-693年),字宗保,唐代诗人,官至郎中。以诗名世,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炯在校内时,表现了他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在唐代,士人多在校内学习,情感深厚,而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则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炯的《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全诗以铜门和石馆引入,象征着进入一个新的境地,内心的思绪也随之展开。诗中“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自由与美丽,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接着,诗人描写了楼台和城阙,展现了一幅高远的天空和青田的画面,象征着理想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挂念。在“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中,诗人把春天的温暖与故乡的美好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最后,诗人表达了尽管享受着眼前的美景,但仍感到“终恨隔青天”的孤独与惆怅,突显了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突出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表现出唐代士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游雾千金字”中“千金字”是指:
诗中“终恨隔青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