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8:48
诗词名称: 途中
作者: 杨炯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在这悠长的旅途中,我告别了繁华的城市,向着金色的城墙远去。
路途漫长,山川绵延,千里之外。
风行常在,云层常出,峰峦重叠。
园中柳树郁郁葱葱,山上松树挺拔高耸。
客居他乡的我心中不禁感到忧伤,思乡之泪无处可流。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中“山川亘百重”与“金墉”可看作对古代诗歌中对山水的描摹及城市的描绘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杨炯(650年-693年),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河南省,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这首诗作于其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在离乡背井时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途中》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开头的“悠悠辞鼎邑”便设定了一个离别的基调,带着一种沉重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旅途的漫长与山川的壮阔,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美丽并存。对自然的描写如“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暗示了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结尾“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更是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苦楚与无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旅途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在离乡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对自然与故乡的热爱与无奈。
诗人告别的是哪个地方?
A. 小村庄
B. 繁华的城市
C. 山上
“途路盈千里”意为?
A. 旅途短暂
B. 旅途漫长
C. 旅途平坦
诗中“客心殊不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无聊
答案:
比较杨炯的《途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均涉及到旅途和自然景色的描写,但杨炯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思乡之情,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对壮丽景色的描绘,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