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53
送刘校书从军
作者: 杨炯 〔唐代〕
天将下三宫,
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
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
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
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
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
沟水自西东。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刘校书从军的情景。天上将要降下三宫的神明,星门召唤五方的将军。我们坐在一起谋划着如何为国家出谋划策,急促的文书已在等候着雄伟的文才。赤土之上流淌着流星般的剑,乌号的弓箭在明月之下闪耀。秋天的阴云笼罩着蜀道,杀气在湟水之畔弥漫。风雨中我们何时才能再相见,琴和酒在此时却依然相伴。离亭之地无法再遥望,你我之间的沟水自西流向东。
杨炯(650年-693年),唐代诗人,字子江,号涧溪,晚年任职于朝廷,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尤其以古诗见长。杨炯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表现出对国家、友情的深切关怀。
《送刘校书从军》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以此诗送别好友刘校书从军,寄托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战争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和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友情的珍视。
《送刘校书从军》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对友人的祝福。开头两句“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以神秘的宇宙意象引入,暗示出战争的严峻和将军的使命感。接着,诗人转向谋略与文书,表现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刘校书的期待。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则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战斗的场景,赤土与流星相结合,展现了剑光的迅疾与英勇。而“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则传达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表现出战争带来的阴霾与不安。最后两句“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离别的无奈,沟水流向东,象征着彼此的分离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在抒发对战友的祝福之余,也流露出对战争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情感深邃而含蓄,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星门”象征什么?
A. 欢迎的地方
B. 战争的召唤
C. 休息的场所
答案:B
“赤土流星剑”中的“赤土”象征什么?
A. 温暖
B. 血与战斗
C. 和平
答案:B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现离别的情感?
A. 风
B. 雨
C. 沟水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