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07:56
望江南 其二
作者: 杨慎 〔明代〕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金界三千随望远,
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流动的影子映照在亭台之上,仿佛金色的界线延伸至远方,雕刻的栏杆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唯独缺少了互相传递酒杯的欢愉。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云公,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杨慎在明代文人中颇具声望,尤其在词坛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杨慎政治生涯的高峰期,生活环境优雅,感情丰富,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望江南 其二》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明月与流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开篇的“明月好,流影浸亭台”,展现了夜晚的美景,明亮的月光洒在亭台上,流动的影子仿佛在与月光共舞,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宁静而愉悦。
紧接着的“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诗人通过“金界”与“雕阑”的意象,进一步拓展了美的视野,金色的界限象征着美好的境界,雕刻的栏杆则展示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情感交流。这里的“逐人来”不仅描绘了人们的聚集,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最后一句“只是欠传杯”,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尽管身处美好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与遗憾,缺少了与人分享这一刻的欢愉。这反映了人际关系在美好景色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的渴望和思念。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美丽环境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逐句解析: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
表达了对明亮月光的赞美,以及月光在水面上形成的流动影子,营造出静谧的夜晚氛围。
金界三千随望远,
通过“金界”描绘出美好的景色,三千象征着无尽的美好,意在表达远方的诱惑。
雕阑十二逐人来。
描述了精美的栏杆吸引人们的目光,体现出人们在美景中聚集的情景。
只是欠传杯。
表达了缺少与人分享美好时光的遗憾,突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月”主要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与宁静
C. 财富
答案: B
“只是欠传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友情或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 B
“金界三千随望远”中“金界”指的是什么?
A. 金钱
B. 美好的境界
C. 天空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