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蓦山溪》

时间: 2025-04-26 17:51:01

诗句

轻衫短帽,重入长安道。

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

朋游在否,落托更能无,朱弦悄。

知音少。

拨断相思调。

花边柳外,潇洒愁重到。

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

金钗一股,拟欲问音尘,天杳杳。

波渺渺。

何处寻蓬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1:01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轻衫短帽,重入长安道。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朋游在否,落托更能无,朱弦悄。知音少。拨断相思调。花边柳外,潇洒愁重到。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金钗一股,拟欲问音尘,天杳杳。波渺渺。何处寻蓬岛。

白话文翻译

轻便的衣衫和短帽,重新走上长安的大道。十年时光一指而过,回到这里却发现自己渐渐老去。朋友们还在吗?一切都已变得模糊,琴弦轻声弹响。知音难觅,拨断了相思的旋律。花边柳外,愁绪又加重。深深的院落里锁住了春风,桃花在无人欣赏中自得其乐。金钗轻轻一拨,想要询问音信,天边朦胧。波光渺渺,不知道在哪里寻找蓬莱仙岛。

注释

  • 轻衫短帽:指简朴的衣着,象征归隐或淡泊名利。
  •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屈指十年中:以手指计算,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
  • 朱弦: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 知音少:知音难得,表达对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渴望。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归宿和超脱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端礼,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人生百态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经历十年的时间变迁后,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相交织,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愁绪。

诗歌鉴赏

《蓦山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波澜,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难觅的惆怅。诗中的“轻衫短帽”一语便道出诗人的淡泊与简朴,仿佛在告诉我们,物质的繁华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屈指十年中”,更是将时间的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十年如一瞬,岁月在这里变得苍白无力。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知音的渴望。尤其是“知音少,拨断相思调”之句,既是对人生孤独的哀叹,也是对理解心灵的渴求。诗中描绘的“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让人感受到一种凄美的静谧,春风与桃花本应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此却显得无比孤寂。

最后,诗人以“何处寻蓬岛”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构思巧妙,融入了个人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隽永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衫短帽,重入长安道:诗人以轻便的服饰映射出对生活的态度,重返长安则带有对过往的回忆。
  • 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回首往昔,岁月已让人渐老。
  • 朋游在否,落托更能无,朱弦悄:朋友是否仍在身边?生活的落寞让人更加孤独,朱弦轻声弹响,似乎在诉说相思。
  • 知音少,拨断相思调: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太少,拨断了相思的旋律,象征心灵的孤独。
  • 花边柳外,潇洒愁重到:愁绪在花柳之间徘徊,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深深的忧伤。
  • 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深院锁住了春风,桃花在无人欣赏中自得其乐,反映出孤独的美。
  • 金钗一股,拟欲问音尘,天杳杳,波渺渺:诗人欲询问音信,却只见天边的渺茫,象征对未来的无奈与渺小。
  • 何处寻蓬岛:最后的追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比作知音,通过对比表现孤独。
  • 拟人:桃花自笑,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金钗一股,拟欲问音尘”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岁月与理想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衫短帽:象征淡泊的生活态度。
  • 长安道:代表历史与文化的交汇。
  • 朱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交流。
  • 桃花:象征生命的美丽与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知音少”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多
    • B. 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少
    • C. 生活快乐
    • D. 音乐多
  2. “何处寻蓬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B. 对长安的怀念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晁端礼的《蓦山溪》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而李白则渲染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情绪。两者都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己亥杂诗 其二五二 己亥杂诗 其二四九 己亥杂诗 其二四二 己亥杂诗 其二四○ 己亥杂诗 其二二八 己亥杂诗 其二二二 己亥杂诗 其二一六 己亥杂诗 其二○四 己亥杂诗 其二○三 己亥杂诗 其二○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鬥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十子 包含跞的词语有哪些 无懈可击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韭字旁的字 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包含沸的词语有哪些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青黄无主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栖丘饮谷 罍觞 头上末下 包含谑的词语有哪些 排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