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1:01
蓦山溪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轻衫短帽,重入长安道。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朋游在否,落托更能无,朱弦悄。知音少。拨断相思调。花边柳外,潇洒愁重到。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金钗一股,拟欲问音尘,天杳杳。波渺渺。何处寻蓬岛。
轻便的衣衫和短帽,重新走上长安的大道。十年时光一指而过,回到这里却发现自己渐渐老去。朋友们还在吗?一切都已变得模糊,琴弦轻声弹响。知音难觅,拨断了相思的旋律。花边柳外,愁绪又加重。深深的院落里锁住了春风,桃花在无人欣赏中自得其乐。金钗轻轻一拨,想要询问音信,天边朦胧。波光渺渺,不知道在哪里寻找蓬莱仙岛。
作者介绍:晁端礼,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人生百态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经历十年的时间变迁后,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相交织,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愁绪。
《蓦山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波澜,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难觅的惆怅。诗中的“轻衫短帽”一语便道出诗人的淡泊与简朴,仿佛在告诉我们,物质的繁华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屈指十年中”,更是将时间的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十年如一瞬,岁月在这里变得苍白无力。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知音的渴望。尤其是“知音少,拨断相思调”之句,既是对人生孤独的哀叹,也是对理解心灵的渴求。诗中描绘的“深院锁春风,悄无人桃花自笑”,让人感受到一种凄美的静谧,春风与桃花本应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此却显得无比孤寂。
最后,诗人以“何处寻蓬岛”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构思巧妙,融入了个人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隽永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岁月与理想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知音少”指的是什么?
“何处寻蓬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晁端礼的《蓦山溪》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而李白则渲染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情绪。两者都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