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5:19
五十头颅,早已觉飞腾景暮。愁眼看蜂黄蝶粉,草烟花露。
莫做阳台云雨梦,休怀渭北春天树。怅城闉多少踏青人,红尘路。
怀古恨,凭书诉。倾国貌,障羞妒。
记山阴陈迹,群贤星聚。对景裁诗真漫与,看花不饮成虚负。
问落红千点总随流,归何处。
五十岁头的我,早已觉察到飞腾的景色已是黄昏。愁苦的眼睛看着那黄蜂和蝴蝶,草地上烟雾弥漫,花露晶莹。
不要再做阳台上的云雨梦,不要再怀念渭北的春天树木。感叹城墙外多少踏青的人,红尘路上。
对古往今来的恨,借书信来诉说。那些倾国倾城的美貌,令人妒忌。
记得山阴的陈迹,群贤汇聚。对着景色写诗真是漫无目的,看花却不饮酒,徒然虚负。
问那落红千点,总是随风而去,归向何处呢?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词人,生平不多,有一定的文学造诣。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郭应祥晚年,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念奴娇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诗人通过五十岁的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以“飞腾景暮”引入,极具画面感,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接着,诗人通过“愁眼看蜂黄蝶粉”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之感。
“莫做阳台云雨梦,休怀渭北春天树”一句,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虚幻的梦境,而应珍惜眼前的现实。接下来的“怅城闉多少踏青人,红尘路”进一步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孤独。
“怀古恨,凭书诉”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以书信表达对往事的思念与惋惜。末尾的“问落红千点总随流,归何处”则发人深省,质问生命的归宿与价值。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人生、爱情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台云雨梦”主要象征什么?
“问落红千点总随流”中“落红”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