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6: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6:57:11
鹧鸪天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数骑飞尘入凤城。
朔方诸部奏河清。
圜扉木索频年静,
大晟箫韶九奏成。
流协气,溢欢声。
更将何事卜升平。
天颜不禁都人看,
许近黄金辇路行。
几匹马飞扬着尘土,进入了凤城。
北方的各部都在奏报河流清澈的好消息。
圆形的门常年静谧无声,
大晟的箫韶乐曲已演奏了九次。
气氛欢快,笑声四溢。
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卜问升平?
天子的面容不禁让城中的人们欣赏,
允许人们走近金色的辇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端礼,宋代文学家,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繁荣。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安定、民众幸福的向往。
《鹧鸪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词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场景。开篇几骑马飞尘入凤城,生动呈现了城市的热闹与繁华。诗中提到的“朔方诸部奏河清”,表明国家的安定,四方百姓都在欢庆,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渴望。接下来“圜扉木索频年静”,则通过对静谧的描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当下的欢乐气氛。
“大晟箫韶九奏成”更是强化了这一盛典的气氛,音乐在此成为了国家繁荣的象征。最后几句“天颜不禁都人看,许近黄金辇路行”,将诗歌推向高潮,展现了皇权的显赫与百姓的欢愉,描绘出国君施恩于民的盛景,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时代气息与民族自豪感。整首诗在描绘国家盛世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庆祝国家的繁荣与安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和平盛世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城”象征什么?
A. 乡村 B. 京城 C. 战场
“流协气,溢欢声”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悲伤 B. 欢快 C. 紧张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信息?
A. 皇权远离民众 B. 皇帝亲近百姓 C. 国家动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晁端礼的《鹧鸪天》更注重描绘国家的繁荣与安定,而李清照则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
以上是《鹧鸪天》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