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6 21:34:59

诗句

三载京华误守株。

冯暖依旧食无鱼。

貂裘已敞黄金尽,风雪迎人返故庐。

才息影,又饥驱。

归迟别速怨征车。

欲将眠食殷勤嘱,生恐啼痕染客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4:59

原文展示:

三载京华误守株。冯暖依旧食无鱼。貂裘已敞黄金尽,风雪迎人返故庐。才息影,又饥驱。归迟别速怨征车。欲将眠食殷勤嘱,生恐啼痕染客裾。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三年,误以为守株待兔。冯暖的日子依旧,但却没有鱼可吃。华丽的貂皮大衣已敞开,黄金也花光了,风雪中迎着人们回到故乡的小屋。刚刚停下脚步,又因饥饿出发。归来太晚,离别太快,让人怨恨征程的车马。想要给你准备睡眠和食物,生怕泪痕会沾染到客人的衣裳。

注释:

  • 守株待兔:比喻不思进取,寄希望于偶然的好运。
  • 冯暖:可能指春天的暖风,暗指生活的希望。
  • 貂裘:貂皮大衣,象征奢华与富贵。
  • 生恐:生怕,害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样,常以个人情感和现实生活为题材。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作者在京城生活了三年,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描绘诗人在京城的生活,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无奈。诗中“误守株”的比喻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机遇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在京城三年的迷茫与困惑。诗中交替出现的“风雪”和“貂裘”相互对立,突显了生活的艰辛与奢华的背后空虚。诗人在归乡的路上,既有对故土的向往,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怨愤,情感细腻且真挚。最后的“欲将眠食殷勤嘱”,更是表达了对客人的关心与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形成了浓厚的思乡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载京华误守株:三年在京城,误以为能依靠偶然的好运。
  • 冯暖依旧食无鱼:春暖的日子依旧,但生活却没有丰盛的食物。
  • 貂裘已敞黄金尽:奢华的貂皮大衣已经敞开,象征着财富的耗尽。
  • 风雪迎人返故庐:在风雪中迎接归乡的人,表现了对故乡的渴望。
  • 才息影,又饥驱:刚刚停下脚步,又因饥饿出发,象征生活的艰辛。
  • 归迟别速怨征车:归来的时间太迟,离别的时间太快,心中怨恨旅途的疲惫。
  • 欲将眠食殷勤嘱:想要热情地为客人准备饮食。
  • 生恐啼痕染客裾:生怕泪痕沾染到客人的衣裳,流露出对别离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守株待兔”,比喻生活的无奈。
  • 对仗:如“归迟别速”,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视。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了更普遍的社会现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华:象征繁华的都市生活。
  • 貂裘:象征奢华与财富。
  • 风雪:象征艰难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守株待兔”比喻什么?

    • A. 寄希望于偶然的好运
    • B. 追求富贵
    • C. 思念故乡
  2.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思念
    • C. 嫉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袁绶与李白的思乡情感,虽然时代与风格不同,但都表现出对故乡浓厚的思念,反映出人类普遍的情感需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袁绶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

相关查询

古人名诗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 宫人斜绝句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城门院在遗补院东) 送韦中丞奉使新罗(往字)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结尾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开阔眼界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彐字旁的字 包含泪的词语有哪些 裱褙铺 匕字旁的字 峙积 碌开头的成语 不成气候 不可言喻 亲仁善邻 啖以重利 产植 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警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