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7
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作者: 杨炯 〔唐代〕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充满了和谐的自然景象。福地是阴阳交汇之处,仙都在日月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辉煌。山川险峻,城与树木隐匿在三台之中。云雾缭绕,飞阁飘荡在山涧之上。水波荡漾,影子斑驳,宛如在浮动的尘埃中。百果如珠般丰盈,群山如锦绣般绚丽。悬挂的藤萝在雾中若隐若现,瀑布的轰鸣宛如雷声。方士在炼制丹药,真人在吟唱美酒。好似在询问桃花源的水,更如同获得了蓬莱的仙境。汉朝的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相如则以赋文才华著称。自然的金石奏鸣,又何必去追寻天上的仙台呢?
作者介绍
杨炯(650年-693年),字文思,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杨炯曾任职于官府,参与政治,因而他的诗歌中常带有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炯在与刘侍郎游览隆唐观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间与仙境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道教文化和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仙道文化的崇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一幅美丽的仙境图。诗人以“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和谐而神秘的氛围,表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向往。接着,诗人用“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展现了宏伟的山川景象,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壮丽的场景。
在描绘细节方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例如“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不仅让人感受到丰盈的果实和美丽的山峰,更将自然的富饶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瀑布响成雷”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声音,又增添了动态的感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诗的最后几句则引入了历史典故,提到汉帝和相如,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整首诗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篇自然景观的赞歌,也蕴含了对道教文化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福地阴阳合”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和谐的自然环境
B. 复杂的人际关系
C. 纷争的社会现实
D. 个人的情感纠葛
“百果珠为实”中的“珠”指的是什么?
A. 珠宝
B. 露珠
C. 果实
D. 水滴
诗中提到的“汉帝求仙日”是指?
A. 汉朝的皇帝追求长生不老
B. 汉朝的皇帝征战四方
C. 汉朝的皇帝治理国家
D. 汉朝的皇帝修建宫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和刘侍郎入隆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