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2:3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36:57
三年不上邺王台,
鸿雁归时又北来。
水底旧波吹岁换,
柳梢新叶卷春回。
尘沙浂漠凋双鬓,
箫鼓匆匆把一杯。
劳事欲歌无与和,
衰颜思见故人开。
三年没有去过邺王台,
等到鸿雁归来的时候又向北飞。
水底的旧波换了岁月,
柳梢的新叶卷来了春天。
尘沙弥漫让双鬓渐渐变白,
箫声和鼓声匆匆地为我斟酒。
辛劳的事情想要歌唱却没有人来和声,
衰老的面容渴望见到旧友的欢颜。
《呈柳子玉同年》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诗中流露出对故人和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开篇的“三年不上邺王台”表明了诗人对往日乐趣的追忆,表达了因忙于政务而无法游玩的遗憾。接着,诗人通过“鸿雁归时又北来”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展现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尘沙浂漠”不仅隐喻了世事无常,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孤独。最后,诗人通过对音乐和歌唱的渴望,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在繁忙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对青春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邺王台”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台阶
C. 古代游览胜地
D. 一种乐器
“尘沙浂漠”中的“尘沙”主要象征:
A. 幸福
B. 时光流逝
C. 友谊
D. 自然风光
诗人希望见到的“故人”暗示了:
A. 失去的时间
B. 忙碌的生活
C. 对过去的怀念
D. 所有选项
王安石的《呈柳子玉同年》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的感慨,但王安石更为内敛,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饮酒作乐的欢快气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