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00:39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
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
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
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
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好的天文观测场景。诗人首先提到的“遁甲”是古代一种占卜术,象征着宇宙的奥秘所在,而“太乙宫”则是指北斗星的所在,显示了天文知识的渊源。接着,描绘了天门大开,气象美好,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场景转至大自然的壮丽,碧空之下,四海皆图,仿佛一切都在诗人的掌握之中。
后续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如水环绕,城墙高耸,与新丰的美丽景致交相辉映。接着,诗人提到昆仑山与地轴,表达了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安宁。接下来,提到朝拜北斗及祭祀五帝、八公,显示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的最后,描绘了草木繁茂、花树绚烂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最后提到的“桃源路不穷”则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杨炯(650年-693年),字子华,号云江,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以骈文和古诗闻名,并且在书法、音乐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杨炯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感悟。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是杨炯在一次天文观测活动中创作的诗。诗中充满了对星空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唐代对天文的重视与研究,也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性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杨炯在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天文观测场景。诗歌开篇即引入“遁甲”和“太乙宫”,展示了诗人对天文占卜的浓厚兴趣,反映了唐人对天文知识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以“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天空,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仿佛在呼应着宇宙中无尽的生机。诗中对城市环境的描绘也颇具匠心,通过“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的比喻,展现了城市的秀美与人文气息。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昆仑山、北斗星的朝拜,表达了对天地和宇宙的崇敬,体现出一种人天合一的哲学思想。最后的“桃源路不穷”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内心对宁静、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宇宙与自然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反映了唐代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遁甲”在诗中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槛”象征着什么?
“桃源路不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以上内容为《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