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时间: 2025-05-23 08:17:44

诗句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17:44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作者:苏辙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尽管在秦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内心仍然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人描绘了春风满堂、鸟啼花落的美好景象,却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身世的无奈。他希望能够回到故乡,但又担心打扰到他人。诗中提到的唐朝遗址和庭前树木,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最后,诗人感叹即使有酒可饮,也难以忘却古人的悲哀,人生的欢乐往往是短暂的。

注释

  • 甲第: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 巴山:指四川的一座山,代表着诗人对巴蜀地区的向往。
  • 蜀江壖:蜀江的岸边,形容美丽的景色。
  • 终南:指终南山,代表着隐士的生活。
  • 高堂:指高贵的房屋或家庭,常用来表示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翁,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他以理学和诗词闻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中,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对故乡与个人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

诗歌鉴赏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情感,苏辙用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在这一片生机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无奈和孤独。尤其是“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却又对现实的顾虑与无奈。

此外,诗中对唐朝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当下世事变迁的思索。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对古人悲哀的感慨中,诗人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秦中胜岷蜀:在秦地的生活胜过蜀地的美好。
  2. 故国不须归:对故乡的思念,虽然不必回去,但心中仍然牵挂。
  3. 甲第春风满:富贵之家春意盎然,象征着荣华富贵。
  4. 巴山昼梦非:巴山的梦境与现实有差距,暗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竹深啼鸟乱:描绘竹林深处鸟鸣声响,生动自然的景象。
  6. 花落晚蜂飞:描写花落后蜜蜂飞舞,传达时间流逝的感慨。
  7. 我欲西还去:表达归乡的愿望。
  8. 敲门慎勿违:对他人的尊重与顾虑。
  9. 唐朝卿相宅:提及历史的辉煌,暗示如今的落寞。
  10. 请看庭前树:呼唤人们关注庭前的树木,象征着记忆与历史。
  11. 流传渐失实:历史逐渐失去真实,感叹时间的无情。
  12. 遗老不禁徂:对年老者的遗憾与无奈。
  13. 试问归登物:询问归乡时所见的事物。
  14. 林间翠石孤:孤独的绿石,象征着孤独的思考。
  15. 爱君高堂上:对朋友高堂的赞美。
  16. 墙外终南近:终南山在身边,象征隐士的理想。
  17. 檐西太白偏:太白山在西边,暗示追求高远的理想。
  18. 晚梅晴自媚:晚梅在阳光下显得美丽,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19. 老竹暗相迁:老竹在暗处移动,暗含世事变迁。
  20. 未到遥闻说:未到达故乡却已听闻消息,传达对故乡的关心。
  21. 吾庐安得然:对自家庐舍的向往。
  22. 官去空留鹤:官职离去,只留下孤鹤,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23. 山浮不见鳌:山上不见神鳌,暗含对理想的失落。
  24. 竹林迎日净:竹林在阳光下显得清新,象征美好的生活。
  25. 槐木拥亭高:槐树环绕的高亭,象征着安静与雅致。
  26. 鸟噪知人至:鸟儿的鸣叫预示着客人的到来。
  27. 蝉鸣觉口劳:蝉鸣声响唤醒疲惫的心灵。
  28. 谁能饮堂上:谁能在堂上痛快饮酒。
  29. 解带不穿袍:放松带子却不穿衣袍,象征着放荡不羁。
  30. 君看原上墓:提及原上的墓地,象征着生命的终极。
  31. 坟尽但余碑:坟墓已尽,只剩下碑文,感叹历史的无情。
  32. 谁见生前贵:谁会在生前看到自己的价值。
  33. 尘生带下龟:尘世的繁华带来损耗,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34. 高堂幸有酒:高堂上幸好还有酒。
  35. 一饮岂论赀:一饮之间不必考虑财富。
  36. 勉强行乐耳:强迫自己寻欢作乐。
  37. 古人良可悲:感慨古人的悲哀,暗含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深啼鸟乱”,用竹林和鸟鸣比喻自然的生机。
  • 对仗:如“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形成美丽的对仗结构。
  • 拟人:如“鸟噪知人至”,赋予鸟类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人对家乡、对历史的深情,以及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竹林:象征清静、隐逸的生活。
  2.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
  3. 高堂:象征荣华富贵的生活。
  4. 墓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终结。
  5.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巴山”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四川
    • B. 陕西
    • C. 湖南
    • D. 江西
  3.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 A. 思念
    • B. 忘记
    • C. 恨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宋代
  2. A. 四川
  3. A.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场景的描绘与情感的直接传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事 寿星寺闻子规二首 石林 十月过凤山舟回入项王祠用前韵 浪淘沙 送水云归吴 留题南山 青门饮·寄宠人 次韵孙寿朋感怀之作 偕丁味斋二尹登太平城内荒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美范 邬壁 仗节死义 男婚女聘 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危同累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淮南方 鸟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春晖寸草 女字旁的字 巡捕房 長字旁的字 渺若烟云 平瞻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