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6: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40:53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作者: 苏辙 〔宋代〕
青蒲一下复东来,
拥扇西风满面埃。
击柝自营何择地,
餔糟同醉未须回。
孤高振鹭瞻初下,
淡泊婴儿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万里,
年来羞上望乡台。
青蒲随着水流又向东飘来,
手摇扇子迎着西风,满面都是尘埃。
独自在这儿敲打更鼓,何必在意选择地方,
喝酒吃糟也无须回头顾忌。
孤高的白鹭在我眼前飞下,
淡泊的婴儿和未成年的小孩。
我也是漂泊流浪在外,
这些年来羞于登上望乡台。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翁,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兄弟”。他在诗词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情感细腻,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流亡之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与漂泊生活的无奈,借助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孤独与淡泊的情感。
苏辙的《次韵李公择寄子瞻》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开篇的“青蒲一下复东来”,以青蒲的漂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尽管自然界的事物在变化,诗人的心境却是稳重的。
“拥扇西风满面埃”,在描写自然环境的同时,诗人也感受到生活的尘埃与烦恼,手摇扇子似乎在试图驱散心中的烦闷。接着“击柝自营何择地”,诗人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随意态度,不再拘泥于外界的选择。
在“孤高振鹭瞻初下”中,白鹭的孤高象征着自由,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年来羞上望乡台”,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的漂泊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出一种淡泊、孤独的情感,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淡泊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体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青蒲”的象征是什么?
A. 财富
B. 漂泊
C. 喜悦
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深切思念
C. 恨铁不成钢
“孤高振鹭”中“孤高”的意思是?
A. 高贵
B. 孤独
C. 高兴
答案:1. B,2. B,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展示与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次韵李公择寄子瞻》这一作品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