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时间: 2025-04-26 21:57:27

诗句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27

原文展示

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家声远继河西守,
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
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
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
仍将犀玉付江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这样理解:
我家的声望源远流长,像河西的守卫一样;
我因游历而有机会担任岭外的官职。
南海波平如镜,闲暇时可以悠然划船;
北堂的闲暇时光里,我也时常感到羞愧。
突然听到《常棣歌》的离别之情,
我应该寄上一枝寒梅来表达我的安好。
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乘船归来,
到那时,我会把珍贵的犀玉托付给江水。


注释

  • 家声:家族的声誉与地位。
  • 远继:传承悠久。
  • 游宦:游历任官,指仕途的漂泊。
  • 闲斗舸:悠然自得地划船。
  • 羞兰:对比自然的美丽,反映出自己的不足。
  • 常棣歌:古代诗歌,表达离别情感。
  • 寒梅:象征坚韧与高洁的梅花。
  • 犀玉:珍贵的玉石,用以比喻心意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婉约,思想深邃,擅长以平易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送别朋友承制赴广东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还暗含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官场生涯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开头两句,诗人用“家声远继河西守”引入,既显示出家族的荣耀,又隐含着对游宦生涯的感慨。接着,南海与北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尤其是“南海无波闲斗舸”,那种宁静安逸的场景,令人向往。

而“忽闻常棣歌离索”,则转入对离别的思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寄寒梅的情意,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自我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友谊的坚贞与美好。

最后两句“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更是将未来的重聚与珍贵的情感寄托在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首诗在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的思考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声远继河西守:强调家族的历史和声望,河西的守护者象征着荣耀与责任。
  • 游宦多便岭外官:表达因游历而获得的官职,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易。
  • 南海无波闲斗舸:描绘了宁静的南海,展现诗人的悠闲心态。
  • 北堂多暇得羞兰:北堂的闲暇时光与自我反省,显示出自谦的态度。
  • 忽闻常棣歌离索:转折,突显离别的突然与伤感。
  • 应寄寒梅报好安:以寒梅寄情,表达关心与祝福。
  • 它日扁舟定归计:表达未来重聚的愿望与期待。
  • 仍将犀玉付江湍:将珍贵之物托付给自然,象征着对友谊的珍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梅”比喻坚韧的友谊。
  • 对仗:如“南海无波,北堂多暇”展现对称美。
  • 象征:犀玉象征珍贵的情感和友谊。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未来重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和官场的思考,传达了珍惜友谊和美好生活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西:象征荣耀与传承。
  • 南海:代表宁静与闲适。
  • 寒梅:象征坚韧与高洁。
  • 犀玉:象征珍贵的情感与友谊。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河西的守护者反映了对传统与家族的重视。
  • 南海的宁静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寒梅的坚韧寓意着在困境中仍保持高洁的品格。
  • 犀玉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承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C. 离别的伤感

  2. 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愿望表达在哪一句中?
    A. 家声远继河西守
    B. 响闻常棣歌离索
    C. 仍将犀玉付江湍

  3. 诗中“南海无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与悠闲
    C. 志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送别之情,情感深邃。
  • 《渡汉江》 by 宋之问:描绘离别与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苏辙的《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与李白的《送友人》均以送别为主题,但苏辙更侧重于家族与官场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丰富了送别这一主题的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解析》

以上内容为《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两峰对起 浣溪沙(和曾吉甫韵呈宋景晋待制。宋有二袓) 减字木兰花 水龙吟 鹧鸪天(绍兴己未归休后赋) 丑奴儿(宣和辛丑) 清平乐(奉酬韩叔夏)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登望韵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委重投艰 川字旁的字 弄玉偷香 乛字旁的字 削趾适屦 百分号 畏强欺弱 宅门 欣欣熙熙 幾字旁的字 景入桑榆 升压 平原绿化工程 鬲字旁的字 包含状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