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7:44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
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
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
少年时的我确实比较幼稚,写的诗文也显得粗糙。
如果想要广泛传播忠言,首先要收集众人的意见,摒弃多余的言辞。
在世事变迁中,偶然间我捧起了书籍。
赵孟(赵孟頫)终究会明白我的心意,而其他人却可能会指责我。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婉约。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是苏辙为悼念其好友司马光所作,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敬重与怀念,同时反映了他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几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的反思,以及对忠言的重要性的认知。开篇用“少年真狷浅”自谦,承认年轻时的不足与浮躁,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接着提到“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强调了忠言的传播需要广泛的理解与选择,显示了诗人对言辞的珍重。
诗中“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暗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流离不仅是对物质的损失,也是对精神的洗礼。而最后一句“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担忧,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期待有理解自己的人,但又害怕被误解与指责。
整首诗透过个人感悟,折射出对时代的关怀和对真理的追求,展现了苏辙深邃的思想与宽广的情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以及对忠言传播的重要性的认识。诗人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少年真狷浅”中“狷”字的意思是:
A. 温和
B. 刚直
C. 忍耐
D. 幼稚
诗中提到的“赵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光
B. 赵孟頫
C. 苏轼
D. 李白
“先收众弃馀”说明了什么道理?
A. 不要听取他人的意见
B. 广泛收集意见,摒弃多余
C. 只听取自己的想法
D. 不需要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