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时间: 2025-07-12 06:47:23

诗句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47:23

原文展示: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白话文翻译:

东面山岩刚刚解开缆绳,南边的港口也逐渐与我分离。
在同洲岛间出没,沿着曲折的水道漂流。
远处的风烟尚可眺望,近处的歌声笑语却难以听见。
转过路口,青山相合,峰峦回转,白日渐昏。
奔腾的波涛滔滔不绝,积水在下面翻滚不已。
瞬间的犹豫,似乎又分开了两边。
远处的树木稀疏,朦胧的烟雾弥漫。
地上巴陵的道路上,星星交错如牛斗。
孤独的猿猴在寒月下啼叫,哀伤的鸿雁在断云中呼号。
仙舟无处可见,思绪在氤氲中摇曳。

注释:

  • 东岩:指东面的山岩。
  • 解缆:指解开船缆,准备出发。
  • 同洲岛:指舟行的一个岛屿。
  • :曲折,水流的转弯。
  • 青山合:青山相合,形容山势相接。
  • 巴陵:指巴陵道,历史上著名的道路。
  • 牛斗:指北斗星,天上的星宿。
  • 孤狖:孤单的猿猴。
  • 哀鸿:指悲伤的鸿雁。

典故解析:

  • 牛斗:是指北斗七星,古代天文学的重要星座,常用以象征方向。
  • 寒月:常常象征孤独和清冷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巨川,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作品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贞观之治,诗人游历东阳峡,感受到自然景观与人世间的孤寂,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阳峡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独自漂泊的心情。开头几句通过“解缆”与“离群”,展现了出发的迫切与孤独的感觉,接着描绘了出行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比。诗中“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描绘水的流动,表现了自然的生机。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心情转向孤寂,特别是“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两种意象交织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仿佛在诉说人生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一句“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总括全篇,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愈加明显,营造出一种缥缈而又沉重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岩初解缆:描绘出发的情形,表达对旅途的期待。
  2. 南浦遂离群:与同伴分别,感到孤独。
  3. 出没同洲岛:在岛屿间穿行,享受自然之美。
  4. 沿洄异渚濆:描述水的曲折,象征人生的复杂。
  5. 风烟犹可望:描绘远处的景象,依然可以看到。
  6. 歌笑浩难闻:尽管风景优美,但欢声笑语却难以听到。
  7. 路转青山合:山的转折,象征人生的变化。
  8. 峰回白日曛: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9. 奔涛上漫漫:波涛汹涌,暗示旅途的艰辛。
  10. 积水下沄沄:水的流动与沉淀,象征情感的沉重。
  11. 倏忽犹疑及:瞬间的犹豫,反映内心的挣扎。
  12. 差池复两分:人与自然的距离感。
  13. 离离间远树:远处的树木稀疏,象征孤独。
  14. 蔼蔼没遥氛:烟雾弥漫,环境的朦胧。
  15. 地上巴陵道:描绘具体的道路,连接人与自然。
  16. 星连牛斗文:星星点点,象征希望。
  17. 孤狖啼寒月:孤独的猿猴,暗示孤寂。
  18. 哀鸿叫断云:哀伤的鸿雁,进一步强化孤独感。
  19. 仙舟不可见:理想的船只消失,象征失落。
  20. 摇思坐氛氲:沉思于氤氲之间,表现思绪的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狖啼寒月”,将猿猴的叫声比喻为孤独。
  • 对仗:如“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形成音韵和谐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孤独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岩:象征新的开始。
  • 孤狖:代表孤独与无依无靠。
  • 哀鸿:象征失落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岩初解缆”意指什么?

    • A. 出发的准备
    • B. 结束旅程
    • C. 观赏风景
  2. “奔涛上漫漫”描述的是什么?

    • A. 风平浪静
    • B. 波涛汹涌
    • C. 水面平静
  3. “孤狖啼寒月”中的“孤狖”是指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陈子昂的《入东阳峡》:两首诗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王之涣的诗更强调远望的壮丽和豪情,而陈子昂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不雨一绝 卜居遣兴一首 卜居漫赋 编联偶作 避暑山寺二首 避暑山寺二首 避地咏史一首 北榭 白菡萏一首 跋思古斋诗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军分 追风摄景 举世瞩目 浑似 捣虚敌随 鼎字旁的字 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苍开头的成语 屏障 磨而不磷 臣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满腔热忱 呛啍 行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包含茄的词语有哪些 风清月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