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4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一位穿着红色头巾的鸡鸣人送来晨曦的信号,尚衣局的官员正走进华丽的翠色长袍。
九重天的宫殿大门已然开启,来自万国的衣冠人士齐聚在此,恭敬地拜见帝王的冕旒。
阳光刚刚照射下来,仙掌似乎在轻轻摇动,香烟也想依偎在龙袍的身旁。
早朝结束后,必须裁制五色的诏书,我佩戴着声响,归向凤池的方向。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雪涛,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诗与边塞诗。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维在大明宫朝见皇帝之际,反映了朝廷的繁华与盛况。王维常参与朝政,深知朝堂之事,通过描绘早朝的场景,抒发了对朝廷生活的观察与感慨。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以描绘早朝盛况为主题,展现了唐朝宫廷的华丽与繁忙。诗的开头以“绛帻鸡人送晓筹”引入,营造出清晨的气氛,鸡鸣声代表着新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接着“尚衣方进翠云裘”则描绘了官员们的仪态,展示了他们的服饰华丽,体现了朝廷的威仪与庄重。
第二联“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进一步描绘出宏伟的宫殿与来自四方的臣民,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这里的“九天阊阖”不仅表达了宫殿的壮丽,也象征着帝王的权威。
第三联“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间权力的结合,展现了日出之光照耀下的神圣感,仿佛连天地都在为皇帝的出现而欢庆,香烟也似乎在向龙袍靠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尊贵的氛围。
最后一联“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则揭示了朝政的繁忙与复杂,五色诏书代表着多重命令与责任,而“凤池头”则暗示了权力的归属与延续。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早朝的盛大场景,表达了王维对皇权与国家的观察,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唐代早朝的盛况,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与责任的深思,兼具历史感与现实感。
诗词测试:
诗中“绛帻鸡人送晓筹”的“绛帻”指什么?
A. 绿色头巾
B. 红色头巾
C. 蓝色头巾
D. 黄色头巾
“万国衣冠拜冕旒”中的“冕旒”指什么?
A. 皇帝的衣服
B. 皇帝的冠冕
C. 皇帝的宝座
D. 皇帝的印章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个人情感
B. 自然景色
C. 朝廷的繁华
D. 战争的惨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与孟浩然的《春晓》在风格上有所不同。王维的作品偏重于描绘宏大的场景与朝廷的盛况,而孟浩然则更加关注自然与个人的情感。尽管两者的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王维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政治与责任的思考,而孟浩然则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