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夜行观星》

时间: 2025-05-02 13:04:12

诗句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以。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4:12

原文展示:

苏轼的《夜行观星》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以。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白话文翻译:

夜空高远,寒气逼人,星宿在天空中整齐排列。
明亮的大星相互辉映,微小的星星则像热水在翻滚。
人和天体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唉,这些星星本是何事?
世俗的人们强行给星星命名,一个个都立下名字。
南斗和北斗,都是家里的器具。
天上难道真有这些吗?不就是自说自话吗?
仔细观察会知道什么呢,远远的想象偶尔会有点启发。
茫茫无边让人难以理解,令我长叹不已。

注释:

  • 天高夜气严:形容夜空高远而寒冷。
  • 列宿森就位:星宿整齐排列。
  • 大星光相射:大星光芒交相辉映。
  • 小星闹若沸:小星星闪烁,仿佛沸腾一般。
  • 世俗强指摘:世俗的人强行对星辰进行指摘和命名。
  • 南箕与北斗:南斗星和北斗星,传统上被视为重要星宿。
  • 迫观知何如:近距离观察又能知道什么呢?
  • 茫茫不可晓:对于浩瀚星空的理解是模糊不清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洒脱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夜行观星》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探讨。这首诗作在一个清冷的夜晚,苏轼仰望星空,感受到世俗对星星的命名与自己对宇宙的思索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存在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夜行观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夜空星辰的描绘,引发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天高夜气严”设定了一个冷峻的背景,突显了夜的寂静和广阔。接着,通过对大星与小星的描写,苏轼展现了星空的浩瀚与多样,尤其是“小星闹若沸”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星星的活泼与生动。

在进一步的思考中,诗人提出了对“世俗强指摘”的质疑,批判了人们对星星强行命名的行为,反映了他对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反思。“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一句,不仅展现了星辰的亲切感,也暗示了人与宇宙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诗人通过“茫茫不可晓”总结了对宇宙的无奈和对自身渺小的叹息,表现了他在面对浩瀚星空时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充满了对宇宙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苏轼深邃的哲学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高夜气严:描绘出夜空的高远和寒冷,设定了诗的氛围。
  2. 列宿森就位:星辰整齐排列,表现出宇宙的秩序和浩瀚。
  3.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对比大星和小星,突出星空的多样性与活力。
  4. 天人不相干:人和天体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
  5. 嗟彼本何事:对星星本质的疑问,表现出思考的深度。
  6. 世俗强指摘:批判世俗对事物的命名和解读。
  7. 一一立名字:强调命名的繁琐与无意义。
  8. 南箕与北斗:代表重要的星宿,暗示传统文化的影响。
  9. 乃是家人器:星星的亲切感,表现出人对自然的依赖。
  10. 天亦岂有之:质疑天上是否真的有这些星星。
  11. 无乃遂自谓:自我安慰的意味,表达孤独感。
  12. 迫观知何如:近距离观察星空,思考其意义。
  13. 远想偶有以:对遥远事物的思索,偶尔能有所领悟。
  14. 茫茫不可晓:浩瀚星空让人迷茫,难以理解。
  15. 使我长叹喟: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小星“闹若沸”,将星星的闪烁比作沸腾,生动形象。
  • 对仗:如“南箕与北斗”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强调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增加了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星空的描绘,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世俗命名行为的质疑,展现出一种对存在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辰:象征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 夜空:代表神秘和无尽的思考。
  • 寒冷:暗示孤独与寂静。
  • 南斗和北斗: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星宿,象征方向和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箕与北斗”分别代表什么? A. 重要的地理位置
    B. 重要的星座
    C. 重要的历史事件
    D. 重要的文学作品

  2. 诗中“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星星的安静
    B. 星空的活跃
    C. 星星的孤独
    D. 星星的沉重

  3. “世俗强指摘”反映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命名的反感
    C. 对人类的自信
    D.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描绘了夜晚对思乡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内向。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在夜晚中思考,但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夜晚的描写,但苏轼的《夜行观星》更侧重于对宇宙和存在的思考,而李白与杜甫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再赋二首 答赠刘交代二首 赠前京华王制属 用王司理韵送别二首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 次及甫见寄二首 奚左藏挽诗二首 次程岳州廷迈春行昨访天梯佛龛今约乌奴 招隐三章赠李洋 其三 祖母哀挽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布署 三点水的字 书画船 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鳌掷鲸呿 文君司马 糸字旁的字 面貌 出气筒 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长两短 包含缘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谋如涌泉 非人不传 勤劳勇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