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3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30:29
夜泊牛口
作者:苏轼 〔宋代〕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
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
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
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
儿女自咿,亦足乐且久。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
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
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在日落时分,红色的雾气升起,我将船系在牛口停泊。居民偶尔聚在一起,三四个人依偎在古老的柳树下。有人挑着柴火从深谷里出来,见到客人高兴地出售。晚上用煮菜作为晚餐,哪里还知道肉和酒。北风吹动着茅草屋,破旧的墙壁透过星斗。儿女在那儿咿呀学语,也足够让我感到快乐和长久。人生本来没有什么事,苦于世俗的诱惑。富贵在我面前闪耀,而贫贱却难以守住。谁知道深山中的人,甘愿与麋鹿为友。身处荒凉的地方,生活也并不显得卑微。如今我究竟为了什么,拼命奔走呢?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生活困顿,诗中表现了他对平淡生活的接受与对世俗欲望的反思。
《夜泊牛口》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它描绘了诗人在牛口河边夜宿时的所见所感。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富贵功名的淡然态度。开篇的“日落红雾生”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温柔而安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与村民的偶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简单而温暖的情感。诗中提到的“煮蔬为夜餐”,不仅体现了诗人生活的朴素,也暗含了他对世俗奢华的拒绝。而后几句则逐渐转向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无奈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以“今予独何者”结尾,诗人自问寻求的到底是什么,既是对生活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负薪”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
“安识肉与酒”表达了诗人对饮食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