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6:56
善哉行
作者: 曹丕 〔魏晋〕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姿态宛如清风拂面,笑容巧妙而迷人,内心温柔善良。她懂得音乐,能巧妙地演奏乐曲,哀怨的弦音细腻而动人,清新的气息中蕴含着芬芳。她的乐曲流畅如郑国之音,激昂如楚国之歌,穿越宫廷的音乐,令人心动,难以忘怀。傍晚时分,离鸟在中洲栖息,悠扬的鸣叫中似乎在相互呼唤。她的回眸令我心生愁苦,唉,昔日的你,为何能将忧愁抛诸脑后呢?
作者介绍: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文学家,书法家。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以其骈文和诗歌闻名,尤其是他的《典论·论文》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魏晋时期,正值士族与权贵的社会动荡期。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善哉行》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位美丽女子的身姿、笑容和音乐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用“婉如清扬”生动描绘了女子的柔美,接着以“妍姿巧笑”进一步强调她的吸引力。诗中多次提到音乐,显示出诗人对音律的热爱,也象征着心灵的共鸣。
音乐在诗中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情感的寄托。哀弦和清气的结合,暗示着音乐中蕴含的忧伤与芬芳,表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离鸟的描写则引入了自然意象,借助鸟类的鸣叫传达了对美的渴望和对失去的忧伤。
整首诗在抒情上层次分明,情感深邃,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过往的思念,展现出曹丕高超的艺术功力和对人性、情感的敏锐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美的存在与内心的忧愁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失去的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善哉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婉如清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丕的《善哉行》与王维的《鸟鸣涧》均以自然为背景,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曹丕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描绘,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哲理。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