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9:16
苏幕遮 司马台
作者: 李映斌 〔当代〕
域难屏,峰可据。千古登临,总有伤心处。
万里河山湮宿雾,遍倚危城,不见来时路。
抚残郫,思壮语。回首经年,猛志凭谁驻。
剩有高林栖倦羽,独坐清辉,聊把幽情赋。
在这片艰难的土地上,山峰可以作为依托。千古以来,登上高峰,始终有令人伤感之处。万里河山被浓雾笼罩,恍如依偎在这座危城上,却看不见来时的路。抚摸着残留的记忆,思绪中浮现出壮丽的言语。回首往年,心中的豪情壮志又能依靠谁来停驻?剩下的只是高林间栖息的倦鸟,独自坐在清辉之下,聊以抒发这份幽情。
作者介绍:李映斌,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对历史与个人经历的反思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探索。
《苏幕遮 司马台》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现代古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探讨。开头以“域难屏,峰可据”引入,展示了艰难环境中的坚韧精神,随后“千古登临,总有伤心处”则揭示了登高望远的孤独与感伤。诗中提到的“万里河山湮宿雾”,意境深远,仿佛在说历史的迷雾让人难以辨认前行的方向。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溯往昔,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豪情的难以驻足,显示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索。而“剩有高林栖倦羽”则将情感引向安静与孤独,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意境的营造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宏伟的自然景观,又透出深邃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突显出在艰难环境中,内心的坚韧与孤独。诗人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古登临”指的是什么?
A. 登高望远
B. 旅行
C. 读书
答案:A
“万里河山湮宿雾”中的“湮”字意为?
A. 浮现
B. 消失
C. 明亮
答案:B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悦
B. 伤感与思考
C. 喜悦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