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58:17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秋风深,枫叶舞。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
满目凄凉谁共语。遥望岭南,烽火迷归路。
远山明,帆影聚。无恙湘江,知否离人绪。
浪卷惊涛声似诉。怒吼浯溪,莫教胡儿渡。
秋风萧瑟,枫叶在空中飞舞。南北之间的繁华,如今在战后化为焦土。
满眼的凄凉,谁能与我倾诉?遥望岭南,烽火连天让我迷失了归路。
远处的山明亮,帆影渐渐聚集。湘江依然安宁,不知远方的离人是否还在牵挂。
波涛翻滚,仿佛在诉说心中的怨恨。怒吼的浯溪,希望胡人不要轻易渡过。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常以忧国忧民为主题,风格沉郁悲凉,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之后,反映了国家沦陷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苏幕遮》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开篇以“秋风深,枫叶舞”引入,秋天的萧瑟与枫叶的舞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飘摇。接着提到“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鲜明对比了战前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诗中“遥望岭南,烽火迷归路”的描写,更是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恐惧。最后,波涛声与怒吼的结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显示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外敌的愤怒。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兼具了历史的厚重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破坏深感痛心,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爱国情怀。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对战争的感慨?
“烽火迷归路”中的“烽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