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1:30
苏幕遮 晚行 —— 顾璘〔明代〕
日西沈,寒又作。掠面斜风,欺负征袍薄。远近村墟烟漠漠。宿鸟归林,何事闲喧聒。算归期,无定着。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向老重教名利缚。雪月风花,白地成担搁。
太阳已在西方沉落,寒意又渐渐袭来。微风轻抚面颊,似乎在捉弄我这薄薄的征袍。远处近处的村庄,袅袅炊烟弥漫。归巢的鸟儿在林间喧哗,真是无事闲聊。归期尚未确定,心中难免有些惆怅。腊月已尽,春天即将回来,但我心中却感到格外冷清。历经岁月,仍旧被名利牵绊。雪、月、风、花,似乎都成了我肩上的重担。
《苏幕遮·晚行》是一首表现游子思乡情感的词作。开篇以“日西沈,寒又作”引入,描绘了秋冬交替的时节,带出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在行旅途中,感受到寒风的侵袭,征袍的薄弱似乎象征着他内心的脆弱与孤独。“远近村墟烟漠漠”,此句通过描绘远近村庄的烟雾,传达出一种朦胧的乡愁。归巢的鸟儿在夜晚的林中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归属与安宁,但对游子的他而言,这种喧闹却显得多余,反而加重了他的孤独感。
“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感悟,虽然春天即将来临,然而内心的孤寂却更加明显。这种对比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突显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的无奈与迷茫。最后几句“向老重教名利缚”,则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感叹自己被世俗的桎梏所束缚,无法寻求真正的自由与快乐。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游子内心的挣扎与思索,给读者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对名利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归属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寒又作”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变化?
A. 春
B. 夏
C. 秋冬
D. 冬春
“宿鸟归林”中的“宿鸟”象征着什么?
A. 游子
B. 归属与安宁
C. 自由
D. 忧愁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
B. 反思
C. 忽视
D. 赞美
答案: 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