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23
苏幕遮 和师韵
清净门,柔弱户。
忍辱家风,朴实为公据。
无作无为成活路。
自在逍遥,云水通行步。
绝聪明,效愚鲁。
兀兀腾腾,不起闲思虑。
面垢头蓬身粪土。
万事俱忘,堪应三清举。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追求清净、恬淡生活的哲学,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诗人主张在生活中要忍耐辱骂,保持朴实的家风,选择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随心所欲地在自然中行走。诗中提到要放弃聪明,模仿愚笨的态度,尽量不去思虑杂事,保持一种简朴的外表与生活状态,最终达到一种万事俱忘的境界,仿佛可以与道教的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相提并论。
马钰是元代的一位著名道士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马钰的诗风格简练而深邃,常常在平淡中见真理。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纷杂的时期。诗人通过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当时世俗纷扰的反感与对道教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苏幕遮 和师韵》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清净门,柔弱户”引入一种和谐的生活背景,接着以“忍辱家风”强调品德的重要。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在传达一种哲学思想,即在面对世俗的压力和诱惑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无作无为成活路”这一句,概括了道教的核心理念,强调自然与和谐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自在逍遥,云水通行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随性与洒脱。
诗的后半部分,特别是“绝聪明,效愚鲁”,则是一种反讽,表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放弃聪明与计较,反而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在。通过“万事俱忘”,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在意象上渗透了道教的哲学,表现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理想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思考与探索。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倡导无为而治、放下执念,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清净门”指的是:
A. 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B. 一种繁华的生活方式
C. 一种奢华的装饰
“绝聪明,效愚鲁”的意思是:
A. 追求聪明才智
B. 放弃聪明,选择愚笨
C. 崇尚智慧,反对愚笨
诗中提到的“三清”是指:
A. 三位道教神明
B. 三个无为的境界
C. 三种生活态度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但王维的诗更多的是通过景色描绘内心的情感,而马钰则是通过哲学思考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王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马钰则强调思想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