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26:27
苏幕遮 赠于道友
作者: 王哲 〔元代〕
要修行,须发愤。
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
仗慧刀挥五蕴。
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
没商量,休厮问。
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
好向家中搜土粪。
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要想修行,就必须下定决心。
除了忧愁,排解内心的郁闷。
借着智慧的利刃,斩断五蕴的束缚。
理清双关的意境,稳稳地分为三部分。
没有商量的余地,别再询问。
只需把前面的诗篇,每天反复吟诵。
好好地向家中搜寻有用的东西。
拨开泥土和粪便,才能找到明珠,带回清凉的地方。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修行与哲理的思考,重视内心的修养和智慧的积累。
该诗创作于王哲对修行的深刻思考中,表达了他在追求精神境界时的坚定信念与内心的挣扎。
《苏幕遮 赠于道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探索。诗的开头以“要修行,须发愤”直入主题,强调了修行需要决心和毅力,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作者提到“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反映出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烦恼与内心的困惑,暗示修行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情感的解脱。
“仗慧刀挥五蕴”则表现了用智慧去剖析和超越世俗的束缚,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解脱理念。诗中提到的“双关”与“稳稳成三分”展示了作者对语言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修行的复杂性和内在的层次感。
尾联“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则象征着修行的最终目标,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明珠。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总结,也是对道友的鼓励,期望他们共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既有对修行的自省,也有对友人的期待,充分展现了王哲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修行的执着与追求,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提倡内心的反思与自我提升,体现出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
王哲在诗中提到的“发愤”指的是什么?
A. 愤怒
B. 发奋图强
C. 愤懑
诗中提到的“五蕴”指的是哪几种成分?
A. 身体与意识
B. 色、受、想、行、识
C. 喜、怒、哀、乐
“拨见明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内心智慧与真理
C. 朋友
王哲与李白的作品都强调了个体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然而王哲更注重哲理与修行的内涵,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个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