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49:00
《苏幕遮 赠同友》
这华宗,能顺我。净意清心,认取逍遥卧。
日日凡尘仍便躲。管取教公,快乐无摧挫。
早回头,休漫过。灭尽无明,远了寻常火。
点灵光山上锁。稳驾白云,五色霞中坐。
这华宗能够顺应我的心意,心中清净,知道如何逍遥自在地生活。
每天在尘世中依然可以躲避烦恼。只要能听从教诲,快乐便不会受到挫折。
早日回头,不要再迷失。消灭无明,远离平常的火焰。
在灵光山上,我把心灵锁住。稳稳地驾驭着白云,坐在五彩的霞光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灵光山”可能与佛教的名山有关,代表着一种追求智慧与内心平静的境界。诗人借此表达对心灵升华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活背景较为复杂,常以佛教思想为题材,作品多反映出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
创作背景
《苏幕遮 赠同友》写于诗人与友人交流之际,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苏幕遮 赠同友》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华宗、净意等词语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世俗的情感。整体而言,诗歌充满了对尘世烦恼的回避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诗人提醒自己要保持清净的心灵,才能真正体会到无忧无虑的快乐。
诗中提到的“灭尽无明”,不仅是对个人内心状态的反思,更是对世间万象的一种超然态度。通过“灵光山上锁”的意象,诗人展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与宁静,体现了他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在“稳驾白云,五色霞中坐”的最后一句,诗人更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象征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心灵的净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超脱于世俗的烦恼,强调心灵的觉悟与智慧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哲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灵光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智慧与灵性
D. 名声
诗中所说的“灭尽无明”指的是什么?
A. 追求物质
B. 消除无知与迷惑
C. 避免责任
D. 享受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哲与李白在追求自由与逍遥的主题上有共鸣,但王哲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享乐。王哲的诗歌更具哲理性,李白的作品则更具豪放与奔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