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8:45
心事一春谁见得,乍可是夜凉人倦。
花开花落愁深浅。感西风纨扇。
淡泊梳妆犹避面。思量著绿窗黄月,
閒情幽怨。无言半晌,又无人苔院。
这一春天的心事,谁能看得见呢?
偶尔在夜晚感到凉意,人也疲倦了。
花开花落,愁绪的深浅难以言表。
感受到西风轻拂,手中的纨扇也随之摇动。
淡泊的妆容仍旧遮掩着脸庞,
思念着窗外的绿与黄的月光,
心中有着闲情与幽怨。
无言地静坐半晌,四周又无人来访,
只有长满苔藓的院子。
作者介绍:梁鼎芬(约1680-约1752),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婉约,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内心烦闷之际,反映当时社会环境对个体情感的压抑及内心的孤独感。
《红窗听》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全诗以“心事”开篇,立刻引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复杂情绪。诗人在夜晚感到凉意,暗示着内心的疲惫与忧愁。随后的花开花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愁苦的交替,更加深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感西风纨扇”一句,将自然与人情相结合,西风的吹拂带来凉意,似乎也在慰藉着诗人的孤独。而“淡泊梳妆犹避面”则表明诗人内心的羞涩与不安,不愿直面他人,选择了隐匿自己的情感。最后,诗人通过“无言半晌”和“无人苔院”来展现深深的孤独,四周的宁静与无人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幽怨与思绪的缠绵。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与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清代诗词的婉约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诗词测试:
诗中“心事一春”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快乐
B. 内心的忧虑
C. 春天的花开
“无言半晌”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夏天
B. 秋天的凉意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但李清照更偏向于直接表达情感,而梁鼎芬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内心的感受,形成一种隐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