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40
别耿都尉
四十能学剑,时人无此心。
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
翩翩白马来,二月青草深。
别易小千里,兴酣倾百金。
四十岁时我还在学习剑术,而当时的人都没有这样的心思。
耿夫子,你为何如此让我感动,愿意投身于知音之交呢?
白马轻盈地奔来,正值二月,青草茂盛。
离别虽然只需千里之遥,兴致高昂时却能倾覆百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适(c. 704-765),字达夫,号穷睇,唐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燕歌行》《别董大》等。他的诗以气魄雄浑、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边塞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适与耿都尉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与不舍之情。高适在唐代政治动荡时期,士人之交往尤显珍贵,诗中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深刻体悟。
《别耿都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剑术学习的反思,表达了对朋友耿都尉的珍视与敬仰。诗的开头以“四十能学剑”引入,表现出诗人虽已不再年轻,却仍然有追求,反映出高适不屈不挠的精神。接着,诗人感叹“时人无此心”,显示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对耿都尉的特殊情感。
“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耿都尉之间深厚的友谊,是对知音难得的感慨。接下来的“翩翩白马来,二月青草深”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场景,象征着友谊的生长与美好,给离别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最后两句“别易小千里,兴酣倾百金”,则通过夸张的表达,展示了即使相隔千里,真挚的情感也能超越距离,令人感慨不已。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体现了高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体现出高适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适的《别耿都尉》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兴酣倾百金”中的“倾百金”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的《别耿都尉》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但高适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厚,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