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49
题尉迟将军新庙
作者:高适 〔唐代〕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
这首诗描绘了周朝的动荡局势以及尉迟将军的忠诚与英勇。周朝已经陷入混乱,贼臣趁机崛起,甚至立了个婴儿当皇帝。将军心中激昂,决心报答恩情,但孤城无援,英雄的坚持却令人悲伤。国家和家族的灭亡,让将军的灵魂痛苦无比,冤屈积压,没人能够理解他的苦楚。良好的牧者怀有深厚的仁德,愿意为将军建立明祠。父子共食血肉,车马常常相随。我来献上香草,对将军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惋惜。晨光照耀着台阶,杀气逼人的旌旗翻飞。幽冥之中有清明的道理,至诚者不可被欺骗。可惜这二千石的官职,只有真正的庆幸才是从今往后。
作者介绍:高适(703年-765年),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庵,号少陵野老,主要以边塞诗和咏史诗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尉迟将军的形象表达对忠臣的怀念和对国家衰亡的悲悯。
《题尉迟将军新庙》通过对尉迟将军崇高精神的歌颂,揭示了历史的悲剧与忠诚的主题。诗中表现出将军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尽管面临国家的覆灭,孤城的无援。高适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将军的高节和无奈,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用“晨光上阶闼”与“杀气翻旌旗”的对比,突出了将军庙宇的庄严与周遭的动荡不安,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以将军的忠诚折射出对国家的忧虑,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至诚与信义的重要,生动地表现出对忠臣的尊敬与对动乱时代的不安,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对国家沦亡的悲痛,同时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忠诚与悲哀的对比。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将军是哪一位?
“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